蘇州市西塘河引水工程監控系統網絡設計
1.工程概況
西塘河引水工程是為改善蘇州環城河水質服務的專項引水工程,全長18公里,沿線建有一座泵站、7座套閘、11座節制閘和4座自動水質監測站。工程建立了計算機監控系統,用來對閘站進行控制和監視,實現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建立信息數據庫,為蘇州市的水利計算機信息化提供基礎信息。系統由計算機集控及信息管理中心、計算機現地監控、視頻安保、水位及水質測量、光纖快速網絡等幾個子系統。
系統采集整個工程的各種信息,形成數據庫,包括泵站、套閘、節制閘的實時信息,監控對象的各種歷史數據,視頻安保系統的報警信息,水位及水質的各種數據,工程概貌以及管理的各種行政信息等等;對各現地閘門進行遠方監視及控制,根據視頻圖像可以驗證操作的正確性;根據歷史數據和水位信息可對工程的運行工況進行優化和綜合調度;根據水質信息,可及時掌握水質的變化規律,以便采取措施保證水質的優良率;根據視頻安保信息可以及時了解管理范圍內現場的實際情況,在有人闖入時及時提醒值班人員。
2.網絡設計原則與要求
2.1網絡設計原則
網絡設計從系統的先進性、實用性、開放性、擴展性和經濟性等原則出發,做到既能滿足現實應用,又考慮發展能保護投資。網絡應能掛接各種類型的計算機,現有的與將來要添置的大中小型主機、微機、服務器、工作站都能進網,網絡應能獨立于所連接的計算機等設備,結構、類型與連接的計算機無關。
2.2 網絡總體要求
可靠:網絡應采用層次式星形結構或環網結構,不會因為一個節點的故障而使整個網絡癱瘓。網絡設備的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需要達到10萬至100萬小時。
方便:網絡設備外部的使用接口應是即插即用。網絡應有虛擬網絡功能,即用戶不用改變網絡的物理結構,就可隨意改變網絡的邏輯拓撲結構,調整實際配置,重新安排網絡上的信息流交通。
速度:隨著網絡的擴展,節點數不斷增加,網絡上的交通負載會加重,因此在建網時需要考慮提高網絡的速度,采用高速度的網絡規程和品質優良的交換機(switch),采用網絡分流減輕網絡負載。把一個大網劃分成既獨立又互聯的若干個網絡段,使網絡上的交通合理分流。在一個網絡段中,局部的交通只在本段內流動,只有發給其它網絡段的信息才發送給其它網絡段。
3.網絡結構設計
3.1 網絡拓撲結構
西塘河引水工程的監控點分布在狹長河道的兩岸,采用光纖干線環型網絡可實現網絡的冗余,即任意一個環網交換機都有兩個連接主干網絡的線路。在網絡環上的任何一個接點斷開,不會影響網絡的正常工作,可靠性較高。信息中心及各分站使用環網式交換機,環網交換機具有干線網絡光纖進出接口,可以用光纜聯成一個封閉的網絡環,環網絡交換機本身具有24個10/100M的自適應接口,用以接入現地設備或網絡,即現地網絡為星型拓撲結構。
3.2 網絡系統選型
目前各種流行的網絡協議中,可以作為高速率主干網的技術有:光纖分布式環網(FDDI)、快速以太網&千兆以太網和異步傳輸模式(ATM)。快速以太網是近年來出現的高速網技術,它是以以太網技術為基礎升級發展而來的。由于快速以太網采用與現有以太網同樣的傳輸協議和數據幀格式,同時在結構化布線方面又支持同樣的標準,因此通過對西塘河引水工程網絡需求和應用的分析,西塘河引水工程網絡系統采用快速以太網技術和有關設備,一方面以滿足目前網絡應用的需求,另一方面將來能平滑地升級更高速的網絡主干。
3.3網絡連接
3.3.1環網連接
以裴家圩為中心,分南北2個環網。在裴家圩中心,選用思科公司生產的WS-C3750G-24T-S以太網交換機主機(24個10/100/1000M),建成以千兆以太主干網。在各分站,環網交換機選用思科公司生產的WS-C2950G-24-EI以太網交換機主機(24個10/100M,2個GBIC槽)配上2塊WS-G5486千兆單模光接口模塊。
考慮到計算機網絡的速度向千兆以太網發展,布線系統的信息節點全部為光節點,可升級和擴展,各網絡終端出口采用國際標準的RJ45插座,以統一的線路規格和設備接口,使任意信息點都能插接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
3.3.2 計算機監控及圖像監控的網絡連接
信息中心的服務器、工作站經五類線與信息中心的環網交換機相連,各分站視頻現地處理器和具有以太網接口的PLC,經五類線引至現地環網交換機。對閘首與閘尾之間距離超過100米的潘陽、黃花涇船閘采用光纖連接,閘首閘尾配置1對光電轉換器,閘尾配置1臺8口集線器。這樣,所有設備均掛接在快速以太網上。
3.3.3 泵站測量系統網絡連接
裴家圩泵站裝有5臺高壓電機,包括一座10KV戶內變電所,電量及溫度數據采集量較大,如果采用PLC模塊來采集,設備的成本較高。設計時溫度采用3臺巡檢儀進行測量,電量測量采用測量與保護一體化的繼電保護裝置,二者均為RS-485/232通信標準。為保證數據通信的速度與可靠性,溫度巡檢儀與保護單元不直接與工作站串口相連,而是通過2只NPort 5230 通用2串口設備聯網服務器(485/ET轉換器)與交換機相連。3臺溫度巡檢儀與7套保護單元分別以485/ET轉換器為中心組成一個485網絡。
3.3.4 局域網與廣域網的連接
西塘河的局域網系統通過思科的pix515E防火墻和2620xm路由器與廣域網(internet)相連,這樣既保證了網絡連接的高速性又保證了內部網絡的安全性,工作人員從外網可通過防火墻的vpn功能能訪問本系統的工作站或服務器,廣域網接入點為信息中心的3750交換機。
4. 網絡系統安全措施
4.1網絡系統安全
(1)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基本安全主要包括網絡的正常運行、網絡管理、數據庫資料不被竊取、對用戶帳號和口令進行集中管理、服務器、PC機和Internet/Intranet網關的防病毒保證、提供靈活高效安全的內外通訊服務等。
(2)控制查詢系統是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網絡應用的核心,應該具有最高的網絡安全措施,主要包括:訪問控制,確保系統不被非法訪問;數據安全,保證數據庫軟硬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證數據不被來自網絡內部其他子系統(子網段)的破壞;入侵檢測,對于試圖破壞系統的惡意行為能夠及時發現、記錄和跟蹤;系統服務器、客戶機以及電子郵件系統的綜合防病毒措施等。
4.2網絡安全措施
網絡安全是網絡方案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控制用戶在網絡的TCP/IP及以下層次上與系統中允許訪問的節點,在指定的TCP或UDP端口上進行通信。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通過網絡設備安全、網絡數據流控制和網絡防病毒安全三個方面來實現網絡系統的安全。
4.2.1網絡設備安全
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中有防火墻、交換機、路由器、訪問服務器和外部設備等,設備安全措施包括console端口和Telnet訪問限制、SNMP訪問與CDP設備發現限制、配置文件保護等,具體實施內容包括:
在設備上設定用戶和口令,控制非特權方式和特權方式的訪問權,并且通過設定口令的加密鑰和網絡設備的單向加密機制,使用權口令在配置中以加密方式出現,保證口令的安全性;
設定訪問空間時限,如果管理員在設定的一段時間不向設備發送指令,路由器等設備將自動終止訪問連接;
在設備上配置訪問控制表,內部網絡上只有維護工作站和網管工作站可以登錄網絡設備,同時限制所有來自Internet的用戶對設備本身的訪問;在內部網絡上只有網管工作站可以使用SNMP訪問;
除了Telnet服務外,在設備上取消全部IP服務器功能;
利用訪問控制表的LOG功能,定期檢查是否有人試圖攻擊路由器和防火墻等;在與外部網絡連接的廣域網端口上,不運行CDP協議。
4.2.2網絡數據流的控制
通過控制電話的主叫號碼\數據流的源和目的IP地址、數據流對應的TCP端口,實現網絡數據流的控制,具體措施包括:
在路由器上,采用CHAP、PAP協議驗證對方路由器,設定擴展的IP訪問控制表,實現IP層、傳輸層的安全控制;對訪問服務器的拔號設備和移動用戶的訪問,通過設置限制拔號的主叫號碼,只有合法的ISDN或PSTN號碼可以拔入到服務器上;
采用防火墻將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完全分隔開來,嚴格控制外部的黑客侵犯內部網絡;在路由器上設置限制服務器名字、路由表的廣播;在內部網的路由器上取消代理ARP、移動IP主機等功能;在端口上設定數據流過濾,防止內部的IP地址欺騙;
對使服務失效的(Denial of Serve)拒絕服務攻擊,在路由器、訪問服務器上設置TCP攔截,防止惡意的攻擊;
嚴格控制PING、Telnet、Discard、Echo、SNMP、Rsh、Rlogin、Rcp、TraceRT等數據流通過網絡設備,原則上只允許本系統應用需要的應用數據流才能通過網絡設備;
通過按功能子系統和網絡結構劃分虛擬網絡,通過路由器的訪問控制表來控制對某個特定網絡和主機的訪問;
通過數據流的控制,使數據流沿著系統功能預定的方式流動,限制非法數據的流動。
4.2.3網絡防病毒安全
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有多個網絡入口的連接點的網絡,病毒可以由軟盤、U盤、光盤等傳統介質進入,也可能由電子郵件、網絡服務器等進入,還有可能從外部網絡中通過文件傳輸等方式進入。所以在不僅在單機上要防毒,更要加強網絡的整體防毒措施。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選用國內知名的安全產品瑞星殺毒軟件網絡版,可實現遠程化管理、自動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
5.網絡系統軟件
5.1 網絡軟件
5.1.1 網絡操作系統
網絡操作系統是網絡系統軟件的核心,也是各個全局性應用系統的工作平臺。數據服務器的操作系統選擇符合開放系統標準,具有多任務優先處理能力,安全達到C2級標準的網絡操作系統,并且保證各類控制器操作系統能夠方便進行現場設備控制及數據采集的微機操作系統。根據西塘河網絡及計算機系統的特點,本系統選用基于NT架構的Windows 2003標準中文版作為網絡操作系統。
5.1.2 數據庫
數據庫系統的選擇主要考慮數據庫性能,對Client/Server結構和Browser/Server結構支持;數據庫開放性,對異種數據庫互訪的支持;對異質網絡和異質操作系統的支持;對移動計算和網絡計算的支持;易安裝與易維護。
數據庫是整個系統的資料集中存儲處,鑒于系統應用的實際情況,為了方便統一管理,整個系統選用SQL server 2000作為西塘河工程的數據庫。
5.2 應用軟件
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應用軟件主要由閘站監控子系統單元、視頻監視子系統單元、WEB查詢子系統單元和內部管理信息子系統單元構成。負責前端信息采集控制,如閘門監控、視頻監視、水質監測;信息存貯、處理,如數據庫管理、視頻信息管理;網絡服務,如網絡查詢、網絡調度等。
水質站、閘門和泵站控制統一于組態軟件Intouch,通過Intouch完成數據的采集、整理和入庫;同時實施水質采集和閘站控制功能。WEB查詢系統在監控子系統提供的工情、水情、水質信息的基礎上完成信息的發布;視頻監視子系統相對獨立,但可通過視頻控件,為閘門控制提供視頻服務,實現WEB查詢與視頻監控系統的集成;達到數據、圖像一體化顯示的目的。
5.3 系統冗余備份
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的計算機集控和視頻監視均采用雙工作站,Intouch控制軟件具有雙機熱冗余功能。視頻監視軟件可以在多臺計算機上同時運行,調看現場圖像。
系統兩臺服務器采用SteelEye 公司的LifeKeeper軟件對數據庫實行雙機熱備份。LifeKeeper 是一種支持多種軟、硬件平臺的高性能容錯軟件,使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以及關鍵的數據及應用程序保持連續不間斷,適應各種機型、網絡結構、軟件平臺及應用系統。運行時占用系統資源極少,不增加網絡負荷,不影響其它應用系統的操作。采用純軟件方式實現雙機容錯,不用增加任何額外硬件投資,對備機無硬件配置要求。
5.4 內部管理網站
在上述網絡環境基礎上,利用WEB技術、基于Brower/Server結構,結合JAVA、數據庫、網頁制作、Flash、3D、多媒體等技術,建立一個網站,將工程介紹、公告信息、公文信息、通訊資料、工程行政管理信息等收集起來并合理分類,按系統或按工作流程進行系統開發,以服務于工程內部的信息管理。
西塘河引水工程是為改善蘇州環城河水質服務的專項引水工程,全長18公里,沿線建有一座泵站、7座套閘、11座節制閘和4座自動水質監測站。工程建立了計算機監控系統,用來對閘站進行控制和監視,實現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建立信息數據庫,為蘇州市的水利計算機信息化提供基礎信息。系統由計算機集控及信息管理中心、計算機現地監控、視頻安保、水位及水質測量、光纖快速網絡等幾個子系統。
系統采集整個工程的各種信息,形成數據庫,包括泵站、套閘、節制閘的實時信息,監控對象的各種歷史數據,視頻安保系統的報警信息,水位及水質的各種數據,工程概貌以及管理的各種行政信息等等;對各現地閘門進行遠方監視及控制,根據視頻圖像可以驗證操作的正確性;根據歷史數據和水位信息可對工程的運行工況進行優化和綜合調度;根據水質信息,可及時掌握水質的變化規律,以便采取措施保證水質的優良率;根據視頻安保信息可以及時了解管理范圍內現場的實際情況,在有人闖入時及時提醒值班人員。
2.網絡設計原則與要求
2.1網絡設計原則
網絡設計從系統的先進性、實用性、開放性、擴展性和經濟性等原則出發,做到既能滿足現實應用,又考慮發展能保護投資。網絡應能掛接各種類型的計算機,現有的與將來要添置的大中小型主機、微機、服務器、工作站都能進網,網絡應能獨立于所連接的計算機等設備,結構、類型與連接的計算機無關。
2.2 網絡總體要求
可靠:網絡應采用層次式星形結構或環網結構,不會因為一個節點的故障而使整個網絡癱瘓。網絡設備的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需要達到10萬至100萬小時。
方便:網絡設備外部的使用接口應是即插即用。網絡應有虛擬網絡功能,即用戶不用改變網絡的物理結構,就可隨意改變網絡的邏輯拓撲結構,調整實際配置,重新安排網絡上的信息流交通。
速度:隨著網絡的擴展,節點數不斷增加,網絡上的交通負載會加重,因此在建網時需要考慮提高網絡的速度,采用高速度的網絡規程和品質優良的交換機(switch),采用網絡分流減輕網絡負載。把一個大網劃分成既獨立又互聯的若干個網絡段,使網絡上的交通合理分流。在一個網絡段中,局部的交通只在本段內流動,只有發給其它網絡段的信息才發送給其它網絡段。
3.網絡結構設計
3.1 網絡拓撲結構
西塘河引水工程的監控點分布在狹長河道的兩岸,采用光纖干線環型網絡可實現網絡的冗余,即任意一個環網交換機都有兩個連接主干網絡的線路。在網絡環上的任何一個接點斷開,不會影響網絡的正常工作,可靠性較高。信息中心及各分站使用環網式交換機,環網交換機具有干線網絡光纖進出接口,可以用光纜聯成一個封閉的網絡環,環網絡交換機本身具有24個10/100M的自適應接口,用以接入現地設備或網絡,即現地網絡為星型拓撲結構。
3.2 網絡系統選型
目前各種流行的網絡協議中,可以作為高速率主干網的技術有:光纖分布式環網(FDDI)、快速以太網&千兆以太網和異步傳輸模式(ATM)。快速以太網是近年來出現的高速網技術,它是以以太網技術為基礎升級發展而來的。由于快速以太網采用與現有以太網同樣的傳輸協議和數據幀格式,同時在結構化布線方面又支持同樣的標準,因此通過對西塘河引水工程網絡需求和應用的分析,西塘河引水工程網絡系統采用快速以太網技術和有關設備,一方面以滿足目前網絡應用的需求,另一方面將來能平滑地升級更高速的網絡主干。
3.3網絡連接
3.3.1環網連接
以裴家圩為中心,分南北2個環網。在裴家圩中心,選用思科公司生產的WS-C3750G-24T-S以太網交換機主機(24個10/100/1000M),建成以千兆以太主干網。在各分站,環網交換機選用思科公司生產的WS-C2950G-24-EI以太網交換機主機(24個10/100M,2個GBIC槽)配上2塊WS-G5486千兆單模光接口模塊。
考慮到計算機網絡的速度向千兆以太網發展,布線系統的信息節點全部為光節點,可升級和擴展,各網絡終端出口采用國際標準的RJ45插座,以統一的線路規格和設備接口,使任意信息點都能插接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
3.3.2 計算機監控及圖像監控的網絡連接
信息中心的服務器、工作站經五類線與信息中心的環網交換機相連,各分站視頻現地處理器和具有以太網接口的PLC,經五類線引至現地環網交換機。對閘首與閘尾之間距離超過100米的潘陽、黃花涇船閘采用光纖連接,閘首閘尾配置1對光電轉換器,閘尾配置1臺8口集線器。這樣,所有設備均掛接在快速以太網上。
3.3.3 泵站測量系統網絡連接
裴家圩泵站裝有5臺高壓電機,包括一座10KV戶內變電所,電量及溫度數據采集量較大,如果采用PLC模塊來采集,設備的成本較高。設計時溫度采用3臺巡檢儀進行測量,電量測量采用測量與保護一體化的繼電保護裝置,二者均為RS-485/232通信標準。為保證數據通信的速度與可靠性,溫度巡檢儀與保護單元不直接與工作站串口相連,而是通過2只NPort 5230 通用2串口設備聯網服務器(485/ET轉換器)與交換機相連。3臺溫度巡檢儀與7套保護單元分別以485/ET轉換器為中心組成一個485網絡。
3.3.4 局域網與廣域網的連接
西塘河的局域網系統通過思科的pix515E防火墻和2620xm路由器與廣域網(internet)相連,這樣既保證了網絡連接的高速性又保證了內部網絡的安全性,工作人員從外網可通過防火墻的vpn功能能訪問本系統的工作站或服務器,廣域網接入點為信息中心的3750交換機。
4. 網絡系統安全措施
4.1網絡系統安全
(1)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基本安全主要包括網絡的正常運行、網絡管理、數據庫資料不被竊取、對用戶帳號和口令進行集中管理、服務器、PC機和Internet/Intranet網關的防病毒保證、提供靈活高效安全的內外通訊服務等。
(2)控制查詢系統是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網絡應用的核心,應該具有最高的網絡安全措施,主要包括:訪問控制,確保系統不被非法訪問;數據安全,保證數據庫軟硬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證數據不被來自網絡內部其他子系統(子網段)的破壞;入侵檢測,對于試圖破壞系統的惡意行為能夠及時發現、記錄和跟蹤;系統服務器、客戶機以及電子郵件系統的綜合防病毒措施等。
4.2網絡安全措施
網絡安全是網絡方案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控制用戶在網絡的TCP/IP及以下層次上與系統中允許訪問的節點,在指定的TCP或UDP端口上進行通信。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通過網絡設備安全、網絡數據流控制和網絡防病毒安全三個方面來實現網絡系統的安全。
4.2.1網絡設備安全
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中有防火墻、交換機、路由器、訪問服務器和外部設備等,設備安全措施包括console端口和Telnet訪問限制、SNMP訪問與CDP設備發現限制、配置文件保護等,具體實施內容包括:
在設備上設定用戶和口令,控制非特權方式和特權方式的訪問權,并且通過設定口令的加密鑰和網絡設備的單向加密機制,使用權口令在配置中以加密方式出現,保證口令的安全性;
設定訪問空間時限,如果管理員在設定的一段時間不向設備發送指令,路由器等設備將自動終止訪問連接;
在設備上配置訪問控制表,內部網絡上只有維護工作站和網管工作站可以登錄網絡設備,同時限制所有來自Internet的用戶對設備本身的訪問;在內部網絡上只有網管工作站可以使用SNMP訪問;
除了Telnet服務外,在設備上取消全部IP服務器功能;
利用訪問控制表的LOG功能,定期檢查是否有人試圖攻擊路由器和防火墻等;在與外部網絡連接的廣域網端口上,不運行CDP協議。
4.2.2網絡數據流的控制
通過控制電話的主叫號碼\數據流的源和目的IP地址、數據流對應的TCP端口,實現網絡數據流的控制,具體措施包括:
在路由器上,采用CHAP、PAP協議驗證對方路由器,設定擴展的IP訪問控制表,實現IP層、傳輸層的安全控制;對訪問服務器的拔號設備和移動用戶的訪問,通過設置限制拔號的主叫號碼,只有合法的ISDN或PSTN號碼可以拔入到服務器上;
采用防火墻將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完全分隔開來,嚴格控制外部的黑客侵犯內部網絡;在路由器上設置限制服務器名字、路由表的廣播;在內部網的路由器上取消代理ARP、移動IP主機等功能;在端口上設定數據流過濾,防止內部的IP地址欺騙;
對使服務失效的(Denial of Serve)拒絕服務攻擊,在路由器、訪問服務器上設置TCP攔截,防止惡意的攻擊;
嚴格控制PING、Telnet、Discard、Echo、SNMP、Rsh、Rlogin、Rcp、TraceRT等數據流通過網絡設備,原則上只允許本系統應用需要的應用數據流才能通過網絡設備;
通過按功能子系統和網絡結構劃分虛擬網絡,通過路由器的訪問控制表來控制對某個特定網絡和主機的訪問;
通過數據流的控制,使數據流沿著系統功能預定的方式流動,限制非法數據的流動。
4.2.3網絡防病毒安全
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有多個網絡入口的連接點的網絡,病毒可以由軟盤、U盤、光盤等傳統介質進入,也可能由電子郵件、網絡服務器等進入,還有可能從外部網絡中通過文件傳輸等方式進入。所以在不僅在單機上要防毒,更要加強網絡的整體防毒措施。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選用國內知名的安全產品瑞星殺毒軟件網絡版,可實現遠程化管理、自動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
5.網絡系統軟件
5.1 網絡軟件
5.1.1 網絡操作系統
網絡操作系統是網絡系統軟件的核心,也是各個全局性應用系統的工作平臺。數據服務器的操作系統選擇符合開放系統標準,具有多任務優先處理能力,安全達到C2級標準的網絡操作系統,并且保證各類控制器操作系統能夠方便進行現場設備控制及數據采集的微機操作系統。根據西塘河網絡及計算機系統的特點,本系統選用基于NT架構的Windows 2003標準中文版作為網絡操作系統。
5.1.2 數據庫
數據庫系統的選擇主要考慮數據庫性能,對Client/Server結構和Browser/Server結構支持;數據庫開放性,對異種數據庫互訪的支持;對異質網絡和異質操作系統的支持;對移動計算和網絡計算的支持;易安裝與易維護。
數據庫是整個系統的資料集中存儲處,鑒于系統應用的實際情況,為了方便統一管理,整個系統選用SQL server 2000作為西塘河工程的數據庫。
5.2 應用軟件
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應用軟件主要由閘站監控子系統單元、視頻監視子系統單元、WEB查詢子系統單元和內部管理信息子系統單元構成。負責前端信息采集控制,如閘門監控、視頻監視、水質監測;信息存貯、處理,如數據庫管理、視頻信息管理;網絡服務,如網絡查詢、網絡調度等。
水質站、閘門和泵站控制統一于組態軟件Intouch,通過Intouch完成數據的采集、整理和入庫;同時實施水質采集和閘站控制功能。WEB查詢系統在監控子系統提供的工情、水情、水質信息的基礎上完成信息的發布;視頻監視子系統相對獨立,但可通過視頻控件,為閘門控制提供視頻服務,實現WEB查詢與視頻監控系統的集成;達到數據、圖像一體化顯示的目的。
5.3 系統冗余備份
西塘河信息管理系統的計算機集控和視頻監視均采用雙工作站,Intouch控制軟件具有雙機熱冗余功能。視頻監視軟件可以在多臺計算機上同時運行,調看現場圖像。
系統兩臺服務器采用SteelEye 公司的LifeKeeper軟件對數據庫實行雙機熱備份。LifeKeeper 是一種支持多種軟、硬件平臺的高性能容錯軟件,使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以及關鍵的數據及應用程序保持連續不間斷,適應各種機型、網絡結構、軟件平臺及應用系統。運行時占用系統資源極少,不增加網絡負荷,不影響其它應用系統的操作。采用純軟件方式實現雙機容錯,不用增加任何額外硬件投資,對備機無硬件配置要求。
5.4 內部管理網站
在上述網絡環境基礎上,利用WEB技術、基于Brower/Server結構,結合JAVA、數據庫、網頁制作、Flash、3D、多媒體等技術,建立一個網站,將工程介紹、公告信息、公文信息、通訊資料、工程行政管理信息等收集起來并合理分類,按系統或按工作流程進行系統開發,以服務于工程內部的信息管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