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廠物料搬運規劃與研究
裝配廠的零部件上線搬運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提高它的合理性、科學性、經濟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在此,本文將針對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裝配的EQ1061車型及EQ1030車型的儲存、搬運進行合理的改進并對改進后的效果進行剖析。
零部件裝卸、儲存和搬運狀況
EQ1061及EQ1030車型的大總成共有發動機、變速箱、油箱、水箱、保險杠、工具箱、傳動軸、前后橋、空濾器和鋼板彈簧等26種。原來在協配庫西端的卸貨區員工用叉車卸貨,裝配完成后送協配庫內儲存堆垛,然后由庫區集配用叉車或索引車送達裝配線,從卸車到裝配線平均距離350m,叉車作業需兩次倒運。
在EQ1061及EQ1030車型零部件裝卸、儲存和搬運的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運輸距離太長;物流費用太高;零件中間倒運次數多;裝配車間物流線路擁擠繁忙;由于作業繁忙,叉車司機容易搶道、搶時間、搶速度,存在事故發生隱患。
改進方案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仔細分析后決定將EQ1061及EQ1030車型的26種大總成從外協庫儲存調整到總裝南側雨搭儲存,并將南側面雨搭加寬到20m,擴寬面積1 176m2,這樣連原有面積共計達1 848m2。
同時對EQ1061及EQ1030車型零部件的裝卸、儲存和搬運進行統籌規劃,具體措施如下:
1.將原來雨搭內放廢次品的672m2面積調整規劃為這26種大總成的儲存面積,經測算,年儲存能力為6萬輛,儲存期3天。
2.將新擴寬1 176m2的存儲面積劃分為兩部分,其中258m2作為空集裝器具存放地;另外的918m2作為卸車區,布置3個卸車位。從而大大緩解了協配庫兩側雨搭卸貨壓力和庫內儲存的壓力,起到了合理的分流作用。
改進后的效果和經濟效益
經過對EQ1061及EQ1030兩車型26種大總成的分流儲存、裝卸、運輸上線,兩年來,在實際的生產實踐收到了顯著效果。
1.零部件的搬運距離由原來平均運距330m減至40m。經調查測算,該雨搭年儲存、裝卸能力在6萬輛水平,可節約6臺叉車。
綜合起來,一次性節約設備購置費58.8萬元,年節約各種費用18.2萬元,隨著工廠生產量的不斷增長,節約費用不斷增大。
2.儲存、搬運環節減少3個。過去每種零件的儲存、搬運環節為:卸下→檢查→叉取→運輸→進庫堆垛→叉取→運輸→上線卸下。現在由于零件不入庫,并且距離縮短了,部分大總成采用看板運輸直接上線,零件的儲存、搬運環節為:卸車→檢查→叉取→運輸→上線卸下。減少了中間環節,縮短了搬運距離,減少搬運量,可以更合理地計劃調度來貨時間,一些零件采取了少儲、不儲或只搬運不儲存的方法,直接送裝配線、分裝線,大大提高了運輸速度,減少了工人的勞動量,提高工效。
3.零件磕、碰和傷現象減少。過去由于搬運路程長,環節多和重復搬運,經常發生零件磕碰傷而影響產品質量的現象。采取改進措施后,減少了儲存環節,零部件可以直接上線,搬運距離縮短了,使得零件磕碰傷的頻次大大下降。
4.增強了卸車和入庫的及時率
采用大總成分流裝卸儲存后,來貨車輛都能夠及時卸車、及時檢查和及時入庫,增強了生產組織中上、下道工序間的相互服務性。
5.庫通道杜絕了擁擠堵塞現象。通過對大總成分流裝卸、儲存和直線運輸上線后,庫房出口順暢,消除了事故隱患。
6.有利于提高倉庫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大總成分流后,儲存地離裝配線近,要貨信息快,及時補充,能有效防止停線現象。協配庫的儲存壓力減少了,庫容、庫貌、倉庫的管理水平和生產率均有所提高。
零部件裝卸、儲存和搬運狀況
EQ1061及EQ1030車型的大總成共有發動機、變速箱、油箱、水箱、保險杠、工具箱、傳動軸、前后橋、空濾器和鋼板彈簧等26種。原來在協配庫西端的卸貨區員工用叉車卸貨,裝配完成后送協配庫內儲存堆垛,然后由庫區集配用叉車或索引車送達裝配線,從卸車到裝配線平均距離350m,叉車作業需兩次倒運。
在EQ1061及EQ1030車型零部件裝卸、儲存和搬運的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運輸距離太長;物流費用太高;零件中間倒運次數多;裝配車間物流線路擁擠繁忙;由于作業繁忙,叉車司機容易搶道、搶時間、搶速度,存在事故發生隱患。
改進方案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仔細分析后決定將EQ1061及EQ1030車型的26種大總成從外協庫儲存調整到總裝南側雨搭儲存,并將南側面雨搭加寬到20m,擴寬面積1 176m2,這樣連原有面積共計達1 848m2。
同時對EQ1061及EQ1030車型零部件的裝卸、儲存和搬運進行統籌規劃,具體措施如下:
1.將原來雨搭內放廢次品的672m2面積調整規劃為這26種大總成的儲存面積,經測算,年儲存能力為6萬輛,儲存期3天。
2.將新擴寬1 176m2的存儲面積劃分為兩部分,其中258m2作為空集裝器具存放地;另外的918m2作為卸車區,布置3個卸車位。從而大大緩解了協配庫兩側雨搭卸貨壓力和庫內儲存的壓力,起到了合理的分流作用。
改進后的效果和經濟效益
經過對EQ1061及EQ1030兩車型26種大總成的分流儲存、裝卸、運輸上線,兩年來,在實際的生產實踐收到了顯著效果。
1.零部件的搬運距離由原來平均運距330m減至40m。經調查測算,該雨搭年儲存、裝卸能力在6萬輛水平,可節約6臺叉車。
綜合起來,一次性節約設備購置費58.8萬元,年節約各種費用18.2萬元,隨著工廠生產量的不斷增長,節約費用不斷增大。
2.儲存、搬運環節減少3個。過去每種零件的儲存、搬運環節為:卸下→檢查→叉取→運輸→進庫堆垛→叉取→運輸→上線卸下。現在由于零件不入庫,并且距離縮短了,部分大總成采用看板運輸直接上線,零件的儲存、搬運環節為:卸車→檢查→叉取→運輸→上線卸下。減少了中間環節,縮短了搬運距離,減少搬運量,可以更合理地計劃調度來貨時間,一些零件采取了少儲、不儲或只搬運不儲存的方法,直接送裝配線、分裝線,大大提高了運輸速度,減少了工人的勞動量,提高工效。
3.零件磕、碰和傷現象減少。過去由于搬運路程長,環節多和重復搬運,經常發生零件磕碰傷而影響產品質量的現象。采取改進措施后,減少了儲存環節,零部件可以直接上線,搬運距離縮短了,使得零件磕碰傷的頻次大大下降。
4.增強了卸車和入庫的及時率
采用大總成分流裝卸儲存后,來貨車輛都能夠及時卸車、及時檢查和及時入庫,增強了生產組織中上、下道工序間的相互服務性。
5.庫通道杜絕了擁擠堵塞現象。通過對大總成分流裝卸、儲存和直線運輸上線后,庫房出口順暢,消除了事故隱患。
6.有利于提高倉庫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大總成分流后,儲存地離裝配線近,要貨信息快,及時補充,能有效防止停線現象。協配庫的儲存壓力減少了,庫容、庫貌、倉庫的管理水平和生產率均有所提高。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塑料薄膜的表面性能及其常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