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布線為北京2008數字奧運打下堅實基礎
一、引言
為保證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成功,向世界人民展示“新北京、新奧運”的風采,北京2008年奧運會委員會和國家體育總局決定對“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首都體育館”的通信及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充分向國際奧林匹克體育組織和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國的現代化通信技術水平,證明中國人民完全有能力承辦好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針對工程實際情況和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的用戶要求,以及北京2008年奧申委技術部對網絡建設的技術要求和對綜合布線系統功能使用的要求,在工程實施中采用了世界知名的綜合布線制造廠家--美國西蒙公司增強五類綜合布線系統產品。美國西蒙公司的布線產品質量優異,在國際、國內有許多大型工程應用的成功案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傳媒中心和2002年冬季奧運會傳媒中心-美國鹽湖宮國際會展中心的綜合布線系統產品使用的都是美國西蒙公司布線品牌。西蒙公司以其優異的綜合布線產品為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綜合布線系統建立起一個技術先進的、開放式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統平臺。
二、場館背景資料
1、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始建于1987年4月,占地66公頃,建有田徑場、游泳館、綜合體育館、曲棍球場、網球場和壘球場等大中型場館,以及兩座室內練習館、田徑練習場、足球練習場、投擲場和檢錄處等輔助設施。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是一個綜合性的體育中心,其一流的場館和現代化的服務設施能夠滿足國內各類體育比賽的要求,并能承接國際比賽,是國家體育競技中心和國家隊的重要訓練基地。近幾年來,中心先后承擔了第十一屆亞運會、第六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傷殘人運動會和第七屆全運會的比賽任務,聯合國第四屆婦女大會非政府組織論壇的開幕式也在此舉行。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將承擔手球決賽的比賽項目。
2、 首都體育館
首都體育館1966年6月1日動工,1968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是北京市六十年代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
首都體育館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東西長122米,南北寬107米,高28米,屋頂跨度是99米,建筑布局按功能分層布置,除比賽大廳外,還有六個觀眾休息廳。比賽大廳有18000個觀眾席位,廳內有13個觀眾出入口。觀眾可在5分鐘內疏散完畢;一層為運動員、裁判員、工作人員和貴賓用房。館內有廣播音響、電視轉播、傳真、計時計分等設備; 比賽場地長88米,寬40米,由21塊電控活動板組成。地板下面是滑冰場,采用水磨石內低溫氨液排管制冷,一年四季都能結冰??梢赃M行滑冰、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排球、手球、體操、網球等多項體育比賽。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國內外文藝、體育交往也逐漸增多,更是國內外歌星來京演出的首選場所。
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都體育館將承擔排球決賽和排球、藍球預賽等比賽項目。
三、系統的建設目標
為了保證世界各國和國內各種媒體的新聞工作人員能在比賽期間,利用體育館所提供的現代化網絡通信設施,充分使用Internet、電視等多種媒體渠道實時收發各種信息及實況報道各種體育竟技的賽況,充分利用、共享比賽期間各體育場館間的信息資源,提高比賽組織委員會的指揮和調度能力,展示我國現代化通信技術水平和手段?!皣見W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和“首都體育館”的通信及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工程由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服務器、無線局域網絡系統、電子觸摸屏系統等組成。整個系統采用先進的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相互覆蓋、相互結合的組網方式,相互依賴、相互性能補充備份,極大的提高了網絡的靈活性和可靠性。為“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通信及網絡系統信息化”和“首都體育館通信及網絡系統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整個系統的設計思想立足于:
采用國際標準建議的分級星形拓撲結構。
立足開放原則,既能支持集中網絡,又能支持分布式網絡系統。
建立的系統應能支持語音(摸擬)、數字、數據以及多媒體信息的傳輸。
統一線路規格和采用國際標準接口。使每一信息口都能接插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如電腦、打印機、網絡終端、傳真機、電話機等。
便于與國內、國際其他網絡互聯。
在場館內建立起一條高帶寬的“信息高速公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以適應現代體育事業發展的需求。
四、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由于“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和“首都體育館”的基礎設施、使用功能基本相同,僅在規模上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主要以“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通信及網絡系統信息化”建設情況做介紹。
工作區劃分:
針對體育場館特殊的工作流程以及各系統設備安裝的需要,為記者工作間、電視和廣播轉播機房、新聞發布廳、手聯官員辦公室、場內移動記者席、燈光控制和廣播室、電視評論員席和廣播評論員席、興奮劑檢查室、場內裁判席等地區安裝了信息插座。在組委會辦公室、記者休息廳、運動員休息室、裁判員休息室、咖啡廳、記者間、貴賓入口和運動員入口等處均針對性的設計相應的信息插座用于安裝IC卡電話、磁卡電話及觸摸屏等,真正充分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以人為本”的精神。
設備選型:
數據和話音的水平銅纜部分全部采用增強五類非屏蔽8芯雙絞線;電話主干銅纜采用25對3類非屏蔽雙絞線;光纖采用6芯和2芯多模室內光纖,分別用在數據主干和部分光纖到桌面等應用上;信息插座采用西蒙MAX系列增強五類信息插座,該信息插座具有外型美觀,方便的雙面彩色色標,免工具安裝,45度傾斜及帶防塵蓋可防止潮濕氣體和灰塵的污染等特點,從而保障了布線系統整體的高傳輸性能; S110型卡接式配線架用于語音主干系統的連接;RJ45模塊化快接式配線架用于連接數據水平線纜部分,以滿足系統管理方便的需求。樓層電信間的光纖配線架選用FCP3系列機架安裝式配線架,在保證高密度光纖端接的基礎上最小化占用機架空間;設備間選用RIC系列光纖配線架用以主干光纖的端接,在提供豐富的管理手段的同時,可以提供最多達288芯的光纖端接密度。
信息點的平面布置:
信息點的布置有三種考慮,在醫務室、興奮劑檢查室等專項辦公室墻上面板采用雙孔面板和少量的單孔面板;在比賽場地、內場裁判席地面采用雙孔面板;在新聞發布廳、記者工作間等大開間地面或墻面以及柱面采用雙孔面板,光纖點采用單孔面板。所有雙孔信息面板,其中一孔為語音插口,一孔為數據插口;光纖插座均為2芯ST接口,同樣采用雙孔面板。部分插座安裝在墻面或柱面上,旁邊有電源插座,相距不小于20公分,安裝距地高度30公分。對于場內移動記者席位上的信息點,采用在場地內移動記者席下、主席臺下和后墻設置區域綜合配線箱,在每排的端頭集中設置地插座,經跳線至工位。另外一種方式為從綜合配線箱直接穿線到工位。會議室中信息點的布置,線纜敷設到地面信息盒內,待會議桌到位后,根據會議桌的形狀,再引到較美觀和便于插拔的地方。同樣,旁邊一定要有電源插座,距離不小于20公分。另比賽場地、場內裁判席等敞開式區域采用地面安裝方式。在非敞開式辦公區,有墻面的采用墻面安裝方式,無墻面的采用柱子安裝方式。
實施要點:
水平電纜所采用的增強五類非屏敝雙絞線,從各HC(分配線架)引至各信息插座,每個信息插座都布設了一條8芯的雙絞線,同時保證水平銅纜長度最大不超過90米。另外,水平線纜采用金屬槽管敷設,以提高對電磁干擾防護度。大對數電纜和光纜是各分配線架(HC)與主配線架(MC)連接的主干線纜。大對數銅纜不僅傳輸性能好,且造價低。光纖具有低傳輸損耗值以及高帶寬傳輸能力。是傳輸高速數據的最佳傳輸介質。它能最大程度的提供數據的保密,且不受電磁、雷電干擾,并支持未來高速數據傳輸及多媒體技術。通過分配線架(HC)和MC(主配線架)把各種不同的設備連接起來,便于集中管理、維護。因綜合布線系統采用物理星型拓撲結構,設備間子系統處于該結構的中心,通過劃分和組合網段,管理各樓層的網絡設備,且每一連線至節點的線路相互獨立,所以擴充工作十分簡潔。當有故障發生時,可迅速地找出其位置,并予排除。同樣,不會因為個別節點的故障使整個系統崩潰。由于機房設備對環境的要求較高,因此在機房內采用防靜電地板,同時將配線架及網絡設備都安裝在專用機柜內。同時保證與綜合布線系統相關的電源、電氣防護及接地。
系統的測試:
該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主要是使用FLUKE DSP4000測試儀按EIA TIA568A-5標準要求進行測試,銅纜測試項目包括繞線圖、長度、近端串擾、等效遠端串擾、衰減、回波損耗等,光纖的主要測試項目為損耗值。
計算機網絡系統
針對奧體的工程實際情況及奧申委技術部對網絡建設的技術要求,在體育館的網絡建設中,使用了北京2008年申奧合作伙伴贈送的路由器、交換機、PC服務器組成快速、高帶寬的有線局域計算機網絡;同時還采用高性能的無線網絡技術,為場館建立了一個全覆蓋的無線通信網絡。
作為奧運會重要的比賽場館,將有世界各國和國內各種媒體的新聞工作人員到場館進行采訪和報道工作。大多數新聞工作者是使用筆記本電腦編輯、處理和收發E-mail來進行處理每日的采訪工作。由于體育新聞報道特殊性,在場館內任何地方能及時訪問奧運會組委會所建立的網站獲取最新的消息、通過國際互連網以最快的方式將采訪的消息以文字和圖象發回報社或新聞社,是所有各種媒體的新聞工作人員的用戶需求。因此場館的網絡建設必須具有無線上網方式,使各種信息的交流更加通暢。
針對奧體的工程實際情況及奧申委技術部對網絡建設的技術要求,工程提供兩種無線上網方式。第一種方式是為通過手機與筆記本配合使用,利用一系列專利技術,包括杰出的數字壓縮技術、高級的模式識別技術、動態帶寬分配技術及創新的數據流通信技術。通過移動公司的基站,同時在用戶終端加裝用戶軟件,就可以目前9.6Kbps窄帶通信的基礎上享受高速的上網速度。用戶可方便地在互連網上暢游,收取各種信息、發送比賽信息。第二種方式是在體育館搭建無線局域網,通過設置無線基站和無線網卡,使各用戶與體育館信息中心共享數據,用戶在場館的任何地點均可得到網絡所帶來的方便性。
結束語: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和“首都體育館”通信及計算機網絡系統工程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完成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北京2008奧委會技術部領導、首都體育館領導、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領導以及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工程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評估委員會官員在北京考察期間,對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和首都體育館的體育設施、通信水平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西蒙綜合布線系統的高質量、高可靠性、靈活便利促進了兩個場館的通信及計算機網絡系統工程建設的圓滿完成,并為北京成功舉辦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