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異步電動機全壓起動控制線路舉例
三相異步電動機全壓起動就是:起動時加在電動機定子繞組上的電壓為額定電壓,也稱直接起動。
一、 單向旋轉控制電路
1 、點動正轉控制線路
點動正轉控制線路是用按鈕、接觸器來控制電動機運轉的最簡單的正轉控制線路。如圖 2.5所示。
起動:按下起動按鈕 SB →接觸器 KM 線圈得電→ KM 主觸頭閉合→電動機 M 起動運行。
停止:松開按鈕 SB →接觸器 KM線圈失電→ KM 主觸頭斷開→電動機 M失電停轉。
停止使用時:斷開電源開關 QS 。
2 、接觸器自鎖正轉控制線路
在要求電動機起動后能連續運行時,采用上述點動控制線路就不行了。因為要使電動機 M連續運行,起動按鈕 SB 就不能斷開,這是不符合生產實際要求的。為實現電動機的連續運行,可采用圖 2.6 所示的接觸器自鎖正轉控制線路。
圖 2.5 點動正轉控制電路圖 2.6接觸器自鎖正轉控制線路
線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合上電源開關 Q 。
起動:按下起動按鈕SB1→
當松開 SB1 常開觸頭恢復分斷后,因為接觸器 KM 的常開輔助觸頭閉合時已將 SB1 短接,控制電路仍保持接通,所以接觸器 KM 繼續得電,電動機 M 實現連續運轉。像這種當松開起動按鈕 SB1 后,接觸器 KM 通過自身常開觸頭而使線圈保持得電的作用叫做自鎖(或自保)。與起動按鈕 SB1 并聯起自鎖作用的常開觸頭叫自鎖觸頭(也稱自保觸頭)。
停止:按下停止按鈕SB2
當松開 SB2 其常閉觸頭恢復閉合后,因接觸器 KM 的自鎖觸頭在切斷控制電路時已分斷,解除了自鎖, SB1 也是分斷的,所以接觸器 KM 不能得電,電動機 M也不會轉動。
電路的保護環節:
(1)短路保護
(2)過載保護
(3)失壓和欠壓保護
3 、連續與點動混合控制的正轉控制電路
機床設備在正常運行時,一般電動機都處于連續運行狀態。但在試車或調整刀具與工件的相對位置時,又需要電動機能點動控制,實現這種控制要求的線路是連續與點動混合控制的正轉控制線路。
(1)連續控制:
(2)點動控制
二、 可逆旋轉控制電路
1.倒順開關控制的正反轉控制電路
2.按鈕控制的正反轉控制電路
( 1 )正轉控制
( 2 )反轉控制
( 3 )停止
3.自動往復控制電路
有些生產機械,如萬能銑床,要求工作臺在一定距離內能自動往返,而自動往返通常是利用行程開關控制電動機的正反轉來實現工作臺的自動往返運動。
圖 2.10 ( b )為工作臺自動往返行程控制線路,工作過程如下:按下起動按鈕 SB1 , KM1 得電并自鎖,電動機正轉工作臺向左移動,當到達左移預定位置后,擋鐵 1 壓下 SQ1 , SQ1 常閉觸頭打開使 KM1 斷電, SQ1 常開觸頭閉合使 KM2 得電,電動機由正轉變為反轉,工作臺向右移動。當到達右移預定位置后,擋鐵 2壓下 SQ2 ,使 KM2 斷電, KM1 得電,電動機由反轉變為正轉,工作臺向左移動。如此周而復始地自動往返工作。當按下停止按鈕 SB3時,電動機停轉,工作臺停止移動。若因行程開關 SQ1 、 SQ2 失靈,則由極限保護行程開關 SQ3 、 SQ4 實現保護,避免運動部件因超出極限位置而發生事故。
三、 順序控制與多地控制線路
1.順序控制線路
(1)主電路實現順序控制
圖 2.11 為主電路實現電動機順序控制的線路,其特點是, M2 的主 電路接在 KM1 主觸頭的下面。電動機 M1 和 M2 分別通過接觸器 KM1和 KM2 來控制, KM2的主觸頭接在 K M1 主觸頭的下面,這就保證了當 KM1 主觸頭閉合, M1 起動后, M2 才能起動。線路的工作原理為:按下 SB1 , KM1 線圈得電吸合并自鎖, M1 起動,此后,按下 SB2 , KM2 才能吸合并自鎖, M2 起動。停止時,按下 SB3 , KM1 、 KM2 斷電, M1、 M2 同時停轉。
( 2 )控制電路實現順序控制
2.多地控制線路
能在兩地或多地控制同一臺電動機的控制方式叫電動機的多地控制。
圖 2-13 為兩地控制的控制線路。其中 SB1 、 SB3 為安裝在甲地的起動按鈕和停止按鈕, SB2 、 SB4 為安裝在乙地的起動按鈕和停止按鈕。線路的特點是:起動按鈕應并聯接在一起,停止按鈕應串聯接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分別在甲、乙兩地控制同一臺電動機,達到操作方便的目的。對于三地或多地控制,只要將各地的起動按鈕并聯、停止按鈕串聯即可實現。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