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呈麻花狀扭曲,表面十分粗糙的發動機葉片,正在一臺數控機床上不斷被拋光打磨,只見在數控機床的操作下,不一會的工夫,砂帶就精準地將整個葉片打磨光滑,就連死角都沒有落下。
日前,隨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牽頭承擔的“十二五”國家重大儀器專項項目“高端動力裝置扭矩和速度測量儀器設備的研發與應用”通過專家驗收,預示著我國高端動力裝置的關鍵參數測量能力實現大
日前,隨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牽頭承擔的“十二五”國家重大儀器專項項目“高端動力裝置扭矩和速度測量儀器設備的研發與應用”通過專家驗收,預示著我國高端動力裝置的關鍵參數測量能力實現大
西門子在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設立的中國首個軌道交通信號研發中心于近日落成,并計劃于2018年初正式運營。福州西門子軌道交通信號創新研發中心致力于將西門子在軌道交通信號領域最為先進的技術引入中國,并專注于滿足本地化需求的創新。
西門子在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設立的中國首個軌道交通信號研發中心于近日落成,并計劃于2018年初正式運營。福州西門子軌道交通信號創新研發中心致力于將西門子在軌道交通信號領域最為先進的技術引入中國,并專注于滿足本地化需求的創新。
伴隨著ARJ21、J20的上天,C919的試飛成功,中國的航天器的設計制造能力得到了一次厚積薄發的飛躍。而博世力士樂擰緊機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智能制造蓬勃發展貢獻了一部分力量。
伴隨著ARJ21、J20的上天,C919的試飛成功,中國的航天器的設計制造能力得到了一次厚積薄發的飛躍。而博世力士樂擰緊機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智能制造蓬勃發展貢獻了一部分力量。
2月7日在南京舉行的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發布《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戰略研究》報告認為,先進制造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引領真正意義上的工業4.0,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作為后發國家,可以并聯融合三代智能制造,實現彎道超車,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部分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在吉林調研時強調,東北地區“要把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并駕齊驅”。應該認識到,東北地區作為我國老工業基地,要推進全面振興發展,就
未來五年,公司將以上市為契機,在不斷提高現有業務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精心實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通過新產品研制開發、引進培養人才、市場開拓、完善組織結構和提高管理效率等手段,鞏固公司在數控磨削設備領域的優勢地位,實現投資者利益最大化。
未來五年,公司將以上市為契機,在不斷提高現有業務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精心實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通過新產品研制開發、引進培養人才、市場開拓、完善組織結構和提高管理效率等手段,鞏固公司在數控磨削設備領域的優勢地位,實現投資者利益最大化。
西門子近日贏得在華首個城市軌道交通無人駕駛項目,將為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一期項目提供全自動無人駕駛車輛牽引系統的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
濟寧高新區柳行街道,大禹路北、同濟路兩側,中聯混凝土綜合管理平臺項目的地基工程已完工。作為柳行街道轄區內的新項目,楊家河科技創業園一成立,園區工作人員就開始對該項目進行跟蹤服務,了解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推進項目在10月初開始破土動工,并趕在封土期前完成了地基工程。
濟寧高新區柳行街道,大禹路北、同濟路兩側,中聯混凝土綜合管理平臺項目的地基工程已完工。作為柳行街道轄區內的新項目,楊家河科技創業園一成立,園區工作人員就開始對該項目進行跟蹤服務,了解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推進項目在10月初開始破土動工,并趕在封土期前完成了地基工程。
11月29日下午,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與長沙經開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將投資100億元在湖南建設新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
11月29日下午,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與長沙經開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將投資100億元在湖南建設新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
共享經濟、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在如今的智能網聯時代,居民出行已經突破單純的交通范疇,汽車也已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交通工具,隨著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出行方式和交通體系的變革明顯加速。
共享經濟、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在如今的智能網聯時代,居民出行已經突破單純的交通范疇,汽車也已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交通工具,隨著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出行方式和交通體系的變革明顯加速。
只有掌握了機器人行業這個未來智能制造業的“原動力”,中國運動控制制造業才可以在發達國家技術優勢和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優勢的雙重夾擊中突圍,從“制造大國“真正蛻變成為“制造強國”。
只有掌握了機器人行業這個未來智能制造業的“原動力”,中國運動控制制造業才可以在發達國家技術優勢和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優勢的雙重夾擊中突圍,從“制造大國“真正蛻變成為“制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