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各子行業景氣呈分化趨勢
機械行業2006年8月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87%,較去年同期提高了8個百分點,行業毛利率和利潤率水平也非常穩定。從環比來看,8月份并沒有延續7月份的小幅回落態勢,行業銷售收入環比增長..4%,利潤總額環比增長2.51%,顯示機械行業景氣依然較高。
從機械各子行業景氣狀況來看,一級子行業中交通運輸設備、通用設備等增速超過平均水平,而專用設備、儀器儀表制造及辦公用機械制造等增速低于平均水平。從二級子行業來看,船舶及零部件制造業、閥門制造、高精度機床、數控機床等行業景氣度比較高,收入、利潤增長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相對來說,集裝箱制造、軸承制造、鐵路設備制造、通用儀器儀表制造等行業增速較低。
今年7、8月,我國機械行業增長仍在加速,但國家針對貨幣流動性過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等問題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能否落實到位、投資增速能否回落仍是影響機械行業成長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認為,與瓶頸行業相關的設備制造業如船舶零部件、鐵路運輸設備、礦井開采設備等仍將處于景氣周期上升階段;工程機械行業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小于預期,將帶來一定的交易機會,但是行業景氣仍可能出現波動;集裝箱制造業見底回升的跡象非常明顯。
今年前8個月,集裝箱制造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僅增長3.88%,比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1%。但是從環比來看,集裝箱行業增速從2005年初開始一直處于下降,并在2006年初逐漸見底。從2006年4、5月開始,集裝箱行業增速明顯回升,并呈加速上升態勢,7、8月繼續延續了這種回升的態勢,8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3%,環比提高了18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我國集裝箱制造業增速的回升跟全球航運景氣度大幅反彈有密切關系。
首先,從利潤額變化情況來看,集裝箱制造業在2005年下半年開始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但從2006年7、8月開始出現回升。今年8月,我國集裝箱制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增速超過60%。目前看來,集裝箱制造業見底回升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
其次,軸承閥門制造業的景氣維持在高位。今年前8個月,我國軸承閥門制造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繼續維持高速增長。同時,行業利潤率水平也基本穩定,前8個月累計利潤同比增長49%,略高于銷售收入增長。從月度環比變化來看,行業增速僅在2005年11、12月出現了下降,隨即就恢復了高速增長,顯示行業景氣可持續性較強。
第三,鐵路運輸設備的增速有所放緩,但預計將逐漸出現加快的趨勢。由于國家對鐵路建設的投資(2006年鐵路建設計劃投資1600億元,比2005年同比增長29%)仍在不斷增加,鐵路運輸設備的需求仍然旺盛。今年前8個月鐵路運輸設備制造行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但增速同比有所降低。而利潤水平在2005年扭虧為盈以后,繼續快速提升,今年前8個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高達119%。由于“十一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投資巨大(每年2500億元),預計鐵路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增長和盈利水平還會提高。
第四,船舶制造行業景氣將持續向好。我國船舶制造業今年前8個月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3%,而利潤總額則同比增長157%,繼續維持2005年以來的高景氣態勢。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國造船量以及在世界造船市場的份額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因為船廠在2003年、2004年航運周期頂點所承接的高價位訂單逐步在2006年實現,導致行業利潤率提高。
由于新造船價格仍然堅挺,中國造船業新承接的訂單也還在不斷的增加。目前,我國造船業手持訂單量與年產能的比率已經達到4.3,造船廠的銷量和價格在未來3~4年都已經基本鎖定,因此造船行業的高景氣度仍將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期。
第五,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影響并不明顯。2006年1~8月,工程機械行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4.99%,增速大大高于去年同期,而行業盈利水平同比也提高了近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8%。就單月數據來看,受2004年宏觀調控的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在2005年上半年出現了負增長,在2005年底才開始回升,2006年又恢復了高速增長。在今年4月啟動宏觀調控后,到目前為止工程機械行業增速并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這說明本次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并不明顯。
從機械各子行業景氣狀況來看,一級子行業中交通運輸設備、通用設備等增速超過平均水平,而專用設備、儀器儀表制造及辦公用機械制造等增速低于平均水平。從二級子行業來看,船舶及零部件制造業、閥門制造、高精度機床、數控機床等行業景氣度比較高,收入、利潤增長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相對來說,集裝箱制造、軸承制造、鐵路設備制造、通用儀器儀表制造等行業增速較低。
今年7、8月,我國機械行業增長仍在加速,但國家針對貨幣流動性過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等問題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能否落實到位、投資增速能否回落仍是影響機械行業成長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認為,與瓶頸行業相關的設備制造業如船舶零部件、鐵路運輸設備、礦井開采設備等仍將處于景氣周期上升階段;工程機械行業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小于預期,將帶來一定的交易機會,但是行業景氣仍可能出現波動;集裝箱制造業見底回升的跡象非常明顯。
今年前8個月,集裝箱制造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僅增長3.88%,比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1%。但是從環比來看,集裝箱行業增速從2005年初開始一直處于下降,并在2006年初逐漸見底。從2006年4、5月開始,集裝箱行業增速明顯回升,并呈加速上升態勢,7、8月繼續延續了這種回升的態勢,8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3%,環比提高了18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我國集裝箱制造業增速的回升跟全球航運景氣度大幅反彈有密切關系。
首先,從利潤額變化情況來看,集裝箱制造業在2005年下半年開始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但從2006年7、8月開始出現回升。今年8月,我國集裝箱制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增速超過60%。目前看來,集裝箱制造業見底回升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
其次,軸承閥門制造業的景氣維持在高位。今年前8個月,我國軸承閥門制造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繼續維持高速增長。同時,行業利潤率水平也基本穩定,前8個月累計利潤同比增長49%,略高于銷售收入增長。從月度環比變化來看,行業增速僅在2005年11、12月出現了下降,隨即就恢復了高速增長,顯示行業景氣可持續性較強。
第三,鐵路運輸設備的增速有所放緩,但預計將逐漸出現加快的趨勢。由于國家對鐵路建設的投資(2006年鐵路建設計劃投資1600億元,比2005年同比增長29%)仍在不斷增加,鐵路運輸設備的需求仍然旺盛。今年前8個月鐵路運輸設備制造行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但增速同比有所降低。而利潤水平在2005年扭虧為盈以后,繼續快速提升,今年前8個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高達119%。由于“十一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投資巨大(每年2500億元),預計鐵路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增長和盈利水平還會提高。
第四,船舶制造行業景氣將持續向好。我國船舶制造業今年前8個月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3%,而利潤總額則同比增長157%,繼續維持2005年以來的高景氣態勢。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國造船量以及在世界造船市場的份額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因為船廠在2003年、2004年航運周期頂點所承接的高價位訂單逐步在2006年實現,導致行業利潤率提高。
由于新造船價格仍然堅挺,中國造船業新承接的訂單也還在不斷的增加。目前,我國造船業手持訂單量與年產能的比率已經達到4.3,造船廠的銷量和價格在未來3~4年都已經基本鎖定,因此造船行業的高景氣度仍將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期。
第五,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影響并不明顯。2006年1~8月,工程機械行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4.99%,增速大大高于去年同期,而行業盈利水平同比也提高了近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8%。就單月數據來看,受2004年宏觀調控的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在2005年上半年出現了負增長,在2005年底才開始回升,2006年又恢復了高速增長。在今年4月啟動宏觀調控后,到目前為止工程機械行業增速并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這說明本次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并不明顯。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