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環保監測科技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日前,甘肅省環保科技人員,應用離子色譜技術,用相當于一滴水的微量樣品就能同時快速測定大氣顆粒物樣品中的多種離子,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的空白。最近已被國家環保總局列入“十一五”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名錄中,將成為國家標準。
對大氣顆粒物中水溶性離子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是大氣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前沿研究內容之一。我國目前尚無這方面的標準分析方法,而是一直采用手工分析,每次只能分析測定其中的一種離子,費時費力。甘肅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大氣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張寧,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率先將離子色譜分析技術用于對大氣顆粒物樣品中水溶性離子的測定研究,先后在“甘肅省隴南地區降水化學組成和時空分布特征研究”等課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今已在國內多種學術刊物和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上,公開發表相關論文10多篇。
2005年底,由張寧領導的課題組完成的《建立大氣中TSP、 PM 10 、降塵和沙塵暴中的水溶性離子國標方法與應用研究》課題,通過了甘肅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該課題應用離子色譜技術分析大氣顆粒物樣品,可以同時快速分析8種水溶性陰離子和5種水溶性陽離子,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項目應用和研究成果,經進一步驗證后將被確立為國家標準分析方法。
對大氣顆粒物中水溶性離子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是大氣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前沿研究內容之一。我國目前尚無這方面的標準分析方法,而是一直采用手工分析,每次只能分析測定其中的一種離子,費時費力。甘肅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大氣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張寧,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率先將離子色譜分析技術用于對大氣顆粒物樣品中水溶性離子的測定研究,先后在“甘肅省隴南地區降水化學組成和時空分布特征研究”等課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今已在國內多種學術刊物和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上,公開發表相關論文10多篇。
2005年底,由張寧領導的課題組完成的《建立大氣中TSP、 PM 10 、降塵和沙塵暴中的水溶性離子國標方法與應用研究》課題,通過了甘肅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該課題應用離子色譜技術分析大氣顆粒物樣品,可以同時快速分析8種水溶性陰離子和5種水溶性陽離子,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項目應用和研究成果,經進一步驗證后將被確立為國家標準分析方法。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