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到服務 機器人逐步解放人類
“目前,全球機器人市場主要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占市場份額的80%,但從未來趨勢看,服務機器人將成為新熱點。”國家副主席李源潮2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指出。與會專家均表示,基于剛性需求和人口老齡化到來,服務機器人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其中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則是最具潛力的“成長股”。
上市公司工業機器人同臺競技
盡管是偏重“學術性”研討會,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展會現場還是熙熙攘攘,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機器人、盾安環境等上市公司和長泰科技等企業也紛紛攜看家本領同臺競技。
盾安環境在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當日舉行了遨博i5新型“人機協作機器人”的全球首發儀式。遨博智能董事長魏洪興表示,遨博i5具有安全、低功耗、模塊化設計等三大優點。據悉,i5有著先進的力控功能,可通過多傳感器進行安全監測,當外力超過安全值時機器人即進入安全保護狀態從而暫停動作以防意外傷害。此外,其200瓦的功耗遠遠低于一般同類產品。i5還采用模塊化設計,客戶可通過增減模塊來自我完成產品設計。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i5更是具有智能化、網絡化、開放性三大核心技術優勢,基于模塊化和互聯網思維、開源的接口設計,集成商、客戶能夠基于PC的開發環境,非常簡便地完成對產品的二次開發。
售價方面,據介紹i5定價1.5萬美元每套,亦低于同類產品2萬美元的平均售價。對此,盾安環境董事長葛亞飛表示,公司“低價”的目標是讓機器人能快速進入大部分應用領域。公司產品應用的最新案例顯示,每四臺i5機器人可替代五個崗位上的十名工人,而客戶只需要12個月即可收回成本。據悉,公司自身也早已積極推進“機器換人”,葛亞飛表示,公司的“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將1萬名員工減少至6000人,后續還將繼續減少。
目前,盾安環境正持續推進業務轉型,打造“自控元器件+MEMS壓力傳感器+工業機器人”的環環相扣的高端工業自動化制造體系,以及“核電暖通+節能環保”兩大系統集成應用供應服務。公司于6月出資6000萬元認購了遨博智能22.22%的股份,其20億元的定增方案近期也已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此外,公司還布局MEMS傳感器產業,計劃今年內建設100萬套的產能,明年計劃產能布局為500萬套。
作為機器人行業龍頭的新松機器人公司(簡稱“機器人”)在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不僅再次展示了柔性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多款產品,還展出了新品“復合型機器人”。公司表示,將輕量化機器人和運輸機器人充分融合制造出的“復合型機器人”可同時完成生產和搬運的雙重任務,滿足智能化生產需要。
與遨博i5的“輕盈”不同,長泰科技此次帶來的雖然都是大家伙,但依然不失“精巧”,其與人近乎等高的藍巨人既可以敲擊編鐘演奏音樂,也可舞動龍泉精準砍殺稻草人。長泰公司隸屬中輕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漾對記者表示,其在機器人集成應用、上下游關鍵部件領域廣泛布局,產品已應用于南北車、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通用、東風日產、吉利、比亞迪等公司。談及企業優勢,楊漾認為與國外“生產要素驅動”型大公司不同,國內公司更多的是“創新驅動型”,以長泰為例,公司的優勢在于更加了解本地化市場和客戶習慣,可以充分根據客戶需要,完成定制化生產。此外,公司可以提供完整的智能化工廠解決方案,2013年8月起就已經為北汽設計、完成了智能化車間方案的實施。
醫療、軍用機器人最受青睞
“目前,全球機器人市場主要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占市場份額的80%,但從未來趨勢看,服務機器人將成為新熱點。”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本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的發言得到與會專家和參展公司的認同,大家都紛紛表示,看好服務機器人的未來。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基于經濟水平提高、簡單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因素,服務機器人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年輕人不再滿足那些簡單重復的車間工作、而那些臟苦的崗位更是變得無人問津。”某受訪的參展公司人員表示。而隨著老齡化加劇,人們對于社會保障和服務、看護、醫療等機器人的需求愈加迫切。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有近50個國家都在發展機器人,其中有25個國家已涉足服務型機器人開發,美、日、韓、德、法等國是其中的佼佼者。
根據電子學會提供的資料,服務機器人包括家庭服務機器人、娛樂休閑機器人、教育教學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助殘康復機器人、仿人機器人等;而在其中的特種機器人領域,醫療、安防、太空、水下、軍用、仿生機器人也具有“無限”前景。
本次大會上,多位發言嘉賓均對醫?機器人和軍用機器人青睞有加。作為單位價值最高的專業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已應用于全球30多個國家,并將獲得更加廣泛的應用,未來市場規模可達億元級別。機構調查數據顯示,美國的外科醫生認為未來三至五年里醫用機器人在手術中的使用率會迅速上升到一個比較高的層次,約占50%;IFR預測在未來的四年內,醫療機器人會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長,2016年全球市場規模估計會增長到119億美元。而基于軍事需求,未來的軍用機器人市場或可達到千億級規模。
參會的公司也一致表示未來將加碼服務機器人。盾安環境表示,五到六年后,將在輕量化工業機器人成熟的基礎上,進行服務機器人開發。長泰科技表示,未來會致力于服務機器人研發,據悉,公司已與重慶市合作設立了重慶機器人有限公司,致力于服務機器人中的軍工、航天機器人研發。而新松機器人公司已研發了餐飲、清潔、無人機等多種機器人;在軍用機器人領域也已有多個產品定型并獲得訂單。
資料顯示,許多高校和企業也將醫用和軍工機器人作為研發重點,并取得較好成果。其中,博實股份主導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胃鏡診斷治療輔助機器人系統”的研制;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研制的“微創腹腔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已通過國家863計劃驗收,或將打破達芬奇(直覺外科公司)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天津大學聯合妙手機器人科技集團研發的“S妙手”機器人已成功用于臨床,為三位患者進行了胃穿孔修補術和闌尾切除術。
與會專家認為,智能服務機器人是未來各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柱之一;對我國而言,在這個領域與國外的差距相對較小,又具有本土特定市場優勢,存在較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有望獲得與國際同步的發展速度。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