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大規模裁員目的是為了將業務重心轉向這里
西門子總公司近期宣布,由于電廠和驅動技術業務不佳,計劃在全球裁員6900人,占員工總數約2%,其中約一半為德國員工。僅僅在德國薩克森州的格爾利茨和萊比錫兩地,就取消了920個工作崗位。
西門子首席執行官喬·凱颯(JoeKaeser)重申,裁員是為結構問題尋找長期解決方案。他將裁員歸咎于全球能源行業和大宗商品市場的不景氣。據了解,此次大規模裁員主要集中在電力和天然氣部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能源的發展給傳統產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今年8月,西門子公布2017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電力和天然氣業務表現糟糕,訂單額同比大幅減少41%,營收同比減少12%,利潤同比減少23%。
不過,此次裁員也被市場解讀為是西門子一以貫之執行“PG2020”計劃的實施部分之一。美國某銀行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裁員只是這家老牌德系工業巨頭順應工業4.0時代潮流,在人員配置層面做減法的手段之一,而目的就是調整西門子未來的業務重心。
事實上,這并非西門子集團首次宣布大量裁員。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后發現,2013年,西門子公司宣布計劃裁員1.5萬人,其中三分之一為德國員工;2014年,計劃裁員1.1萬人;2015年計劃裁員7400人。而此次裁員是西門子兩年來規模最大的裁員。
西門子11月9日發布的2017財年財報表明這家工業巨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仍然強勁:期內營收同比增長4%,達到830億歐元;新訂單額表現強勁,達到857億歐元。記者注意到,盡管發電和天然氣集團經歷了市場持續大幅低迷并面臨裁員的情況,但該業務板塊新訂單額僅比一年前的高水平降低了1%;訂單出貨比為1.03,這也與之前西門子拿到的埃及發電90億美元訂單有關。
西門子方面今日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業務板塊的調整不會對西門子發電和天然氣部門在中國的業務造成影響。
不止是西門子,在電力行業西門子的主要競爭對手通用電氣GE也同樣陷入困境。這些曾經的工業巨頭如今都面臨同樣的威脅: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革命使得這些傳統電力行業巨頭數十年建立起來的優勢被縮小。而這一現狀也使得西門子加速在電力領域“節流”,這也是西門子削減電力和天然氣部門崗位的主要原因。
作為員工總數超過30萬人的工業巨擘,一味節流顯然無法支撐西門子的下一步轉型,因此“開源”顯得尤為重要。
在能源油氣等傳統優勢業務板塊持續承壓背景下,數字化將成為引領傳統工業企業實現下一階段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多年耕耘于工業垂直領域的西門子和眾多工業巨頭一樣,都把焦點轉向了工業自動化部門和數字工廠。
據記者從西門子方面了解到,西門子(中國)將主導公司全球自主機器人的研發工作。“以自主機器人為例,中國有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所以中國將主導我們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研發。”西門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首席技術官博樂仁(RolandBusch)稱。
除此之外,西門子在數字化戰略上的推廣更加不遺余力,而這也多少代表了西門子未來戰略的重心。目前來看,與GE、ABB等工業巨頭紛紛推出工業云平臺一樣,西門子數字化工廠也開發了工業軟件平臺MindSphere。上個月,西門子與中國華潤電力簽署協議,建立了西門子在中國的首個數字化電力遠程運營中心項目。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