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碳交易正式啟動碳價最高61元
繼本周一首次碳排放配額有償競拍順利完成后,今日上午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在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正式啟動,廣東也成為全國首個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省份。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常務副省長徐少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等領導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
另外廣東碳交所昨日也公布了該所的交易規則和會員管理辦法,可從如下鏈接訪問:
http://www.cnemission.com/article/zcfg/bsgz/201312/20131200000587.shtml
http://www.cnemission.com/article/zcfg/bsgz/201312/20131200000586.shtml
上午共完成7筆廣東碳排放權配額(GDEA)交易,交易總量120029噸,最高成交價61元,最低60元,與市場預期一致。交易額共計722.1740元人民幣,共有6家能源發電企業和1家水泥企業參與交易。
7筆碳交易中,共有3個賣家(廣州大學城華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廣東省韶關粵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沙角A電廠),和4個買家(陽春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湛江中粵能源有限公司、南海發電一廠有限公司、國電肇慶熱電有限公司);除了一家水泥企業外,其它參與交易的全部為能源發電企業。韶關粵江發電成為最大的賣家,出售4筆共75013噸配額;湛江中粵能源則是最大的買家,購入兩筆共5萬噸配額。
當日除啟動儀式的7筆成交外,再無其他交易產生。
嚴格來說,今天開鑼交易的是廣東二級碳市場。早在3天之前,廣東省舉行了中國首次一級市場碳排放配額拍賣,共拍出配額300萬噸,拍賣價格60元/噸,拍賣收入1.8億元。
在碳交易政策下,企業必須擁有與其碳排放量相當的碳排放配額,節能減排做的較好的企業可以將節省下來的碳配額拿到碳交易平臺上出售給配額數量不夠的企業,每噸碳排放配額的價格就相當于每噸碳排放的成本,通過市場形成的價格信號有助于推動企業進行自助減排。2011年開始的碳交易試點政策是我國在節能減排領域的市場機制創新,除了深圳、上海、北京、廣東之外,天津、湖北、重慶預計也將很快啟動地方碳市場。作為中國七個試點中排放體量最大的地區,廣東碳市場注定將在中國碳市場的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