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推薦《研祥-再造非經典》為金融危機護航
改革開放以后,創業熱潮風起云涌,一批民營企業拔地而起,08年以來就業形勢的每況愈下,更是讓很多高校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然而創業容易,受業難,如何才能讓辛辛苦苦創建的企業在正常平穩的軌道上長期發展下去,這是很多管理者遇到的難題。于是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管理學書籍讓人們目不暇接,無從取舍,特別是成功企業出版的書籍更加備受關注。
近日,一本名為《研祥-再造非經典》的管理學書籍問世,這是由一家特種計算機企業研祥集團編著出版的書籍。該書不同于很多企業編著的書籍,細細讀來,共有以下幾大看點:
第一.民企當主角。中國的很多企業家或是讀者對于世界五百強企業成長歷史都非常關注,像微軟、IBM等這些企業的傳記也一直是經管類圖書貨架上的搶手貨。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一些民營企業快速成長,積累了很多經驗。《研祥-再造非經典》正是以民營企業研祥集團為主題的管理類書籍。研祥作為一家上市民營企業,經過16年,快速發展壯大成為一個集團,他的管理方法已經經過了實踐檢驗,因此他的經驗總結勢必會成為最新熱點。
第二.團隊取代個人。大眾心理需要成功的典范,因此人們更容易關注優秀的、成功的企業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是如何把握機會的,于是很多企業出書喜歡塑造英雄。《研祥-再造非經典》則并未將過多的筆墨停留在企業創始人陳志列身上,而是將研祥的成功歸結于整個團隊的力量,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看問題,全方位展現研祥的發展過程、戰略、品牌建設、文化創新等等。
第三.案例融入理論論述中。傳統的管理學書籍,只是單純的理論闡述,偶爾加入一些案例,也只是人人傳唱、百年難遇的經典案例,對于企業實際管理操作中沒有太多的指導作用。《研祥-再造非經典》在“非經典管理”理論的闡述中,融入了很多研祥發展過程中的故事,可以作為理論的例證,并對于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惑問題進行一一詳解,可以成為很多企業管理過程中的“操作手冊”。
第四.企業管理與國學相聯系。《研祥-再造非經典》中傳承的“非經典管理”理論看似是一種沒有規律可循的管理方法,實則處處滲透著國學元素。并且該書特別邀請CCTV百家講壇著名講師于丹教授為書作序,并對書做出了極高評價。例如于丹老師認為“研祥企業中的一個簡單道理,卻蘊含了很深刻的管理哲學——追求效率,是企業得以長久發展的根本,追求效率,不僅是企業家追求成就與利潤的體現,也是企業員工發揮才華、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方法。” 認為這就是一種道家的無為之制,以無法為有法,盡可能的創造一種祥和、自然的工作氛圍,讓每個員工都能心無旁騖的投入工作,這才是無數企業家們所追求的管理盛典。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盡管看這些書的人大部分不是研祥的用戶,但是無論是學生、退休老人、家庭主婦,在《研祥-非經典管理》通俗易懂的語言中總能找到引起自己共鳴的東西。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至今,很多人十分關心中國民營企業的定位以及發展,特別全球金融危機過后,民營企業如何逆勢自救,這本書都給了人們很多啟迪。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