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對講:“低價”戰中的“數字”突圍之路
樓宇對講,對大家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在短短的10多年間,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行業發展的拋物線始終處于上升態勢,被譽為智能建筑行業的朝陽產業。然而,近些年樓宇對講市場競爭不規范、企業爭打“價格戰”的問題頻頻出現,嚴重制約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身處其間的樓宇對講企業如何擺脫低層次的價格競爭,找到一條新的突圍之路?
朝陽產業不斷升溫
時間退回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的樓宇對講行業處于萌芽階段,珠三角地區的視得安、安居寶等智能化企業發現樓宇對講市場中蘊含的潛在商機,開始推出簡單的黑白對講產品。這種具有訪客交流功能的產品一經上市便受到消費者的熱捧,迅速在市場上推廣開來。而這種黑白樓宇對講產品也幫助企業搶占了先機,挖到樓宇對講行業的第一桶金。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升溫、樓宇對講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單元樓宇型對講及聯網型可視對講市場呈現旺盛的增長勢頭,社會上掀起了新一輪的聯網對講熱。持續攀升的市場需求催生了珠海太川、珠海進幀等樓宇對講企業,整個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盡管行業獲得很好的發展勢頭,但是業內人士表示,上世紀90年代樓宇對講市場出現的快速增長態勢只是行業高速發展的前奏,大規模地應用還是在21世紀。
在21世紀的頭5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異常火熱,樓宇對講行業搭乘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的順風車,市場需求出現“井噴式”增長。5年中,國內樓宇對講的銷售量平均增長率達到30%%。在這種市場背景下,海爾、TCL、海灣等一批大型企業紛紛調整自己的經營戰略,投身到這個技術門檻不高、市場需求旺盛的行業中。珠三角、福建等地區相繼形成一個個產業集群。統計資料顯示,當前深圳樓宇對講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5%%,珠三角其他地區約占25%%,福建約占20%%。高度集中的樓宇對講產業集群使得整個行業的競爭變得更為激烈,也使這些地方變成眾廠商博弈的“角斗場”。
行業難逃“低價”陰影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多分得一杯羹,不少樓宇對講產品的生產、銷售企業通過低價方式擴大市場占有率。不少業內人士對于這種做法很不滿意。佛山市一家從事樓宇對講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企業負責人表示,與智能建筑中的樓宇自控、智能家居等領域相比,樓宇對講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不少企業愿意參與其中,僅廣東省佛山市就有40多家專門從事樓宇對講產品的生產、銷售的企業,不少企業的經營時間超過5年,但是其效益并不理想。即使趕上“井噴式”的增長期,這些企業也很難從市場中獲得較多的市場利潤。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企業沒有自主核心技術,也不具備相應的研發能力,只模仿市場上受歡迎的產品,靠低廉的價格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原來的市場秩序,難以維持行業的正常利潤,使整個行業處于低水平的競爭階段,制約了樓宇對講行業的健康發展。
其實,業內有著相同觀點的人士有很多。資深人士張峰認為,一個行業要想良性發展,必須以先進的技術為依托,引導市場消費;另一方面,市場消費增加以后,又會促進企業擴大生產,使企業發展壯大起來。目前,我國樓宇對講生產企業之間的低價行為雖然可以短時間內提高廠家的整體銷售量,但是會降低其他創新型企業的合理利潤,市場參與積極性下降。久而久之,樓宇對講行業的技術實力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無法實現技術創新,不能引導新的市場消費,市場獲利空間會越來越小。
數字化成新經濟增長點
低價競爭問題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引起了不少企業的重視。珠三角地區的不少樓宇對講企業紛紛將數字、網絡與樓宇對講聯系起來,引發了一場數字、TCP/IP聯網的變革。這種數字化樓宇對講技術在2007年之前還是一個概念,到了2008年,TCP/IP樓宇對講技術日漸成熟,并開始投放市場,其高效、便捷的特點使數字化、TCP/IP技術迅速被市場認可,由此拉開了半數字對講產品、全數字對講產品的實質性應用序幕。
深圳市靈耐特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肇樹透露:“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核心芯片及LCD的價格下降,數字對講成本已逐步下降至房地產開發商可承受的范圍之內。2009年4月以來,國內房地產價格穩步上升,地產商迫切需要為樓盤增加賣點,而對講系統在房地產中所占的資金比例相對較低,以人均一戶對講系統3000元、戶均面積100平方米來計算,1平方米的對講設備價格僅為30元,而全數字系統給房地產企業帶來的收益則遠超過它的成本。”此外,標桿型樓盤的全數字化應用之后,將對數字對講產品的市場推廣起到風向標的作用,使越來越多的樓盤向數字化方向邁進。在此期間,樓宇對講產品中的核心芯片、LCD等部件價格會隨之降低,相應的數字對講產品價格也會有下降的趨勢。不過,業內人士指出,數字技術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市場上數字化對講產品的成本比較高。“數字對講需要形成新的產業鏈來降低價格,發展高端運營概念,使數字產品的應用更加多元化和實用化。新生的產品要想獲得市場認可,還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檢驗。”深圳市TCL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鄭冠華認為。由此可見,數字化樓宇對講技術在社會上普及開來,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