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機械工業不強 產業升級如何表現?
雖然中國機械工業大企業與世界同類企業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在某些領域,中國排頭兵企業已經初步具備了與世界同類企業競爭的能力,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這些大企業與世界500強比較,差距依然很大。
事實上,這種差距是全方位的。無論是規模、盈利能力和勞動生產率,還是品牌、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國際化經營、產業結構等,都存在明顯差距。
雖然中國機械百強企業近年來進步很快,但尚沒有一家入圍世界500強企業。占全球發電設備產量一半的上電、東電、哈電三大集團均與世界500強無緣。
科技創新能力不足是中國大企業最薄弱的環節。尤其是在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和高技術產品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上,我們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技術升級還沒有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與當代一流跨國公司比較,我們的研發能力、自主創新能力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即使是我們的百強企業,也鮮有能與國際跨國公司同臺競爭的實力。總體而言,我們機械工業在全球產業格局中仍然處于價值鏈的低端,在世界市場競爭中仍處于弱勢地位。機械工業產業不斷升級是在所難免的,但產業升級如何來做?
什么是產業升級?
產業升級,主要是指產業結構的改善和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從全球價值鏈視角提出了一種以企業為中心、由低級到高級的四種升級方式: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和價值鏈升級,其中前三者屬于產業內升級,最后產業間升級。根據我們宏觀研究的結論,我國產業升級的外部壓力主要體現在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同時產業升級也有內在動力,體現在消費普及和升級并存。
機械工業升級
首先,從產業層面來說,在后工業化階段我國主導產業將發生變化,應對新主導產業的機械設備將是未來需求的重點;其次,在機械行業內部,產品不斷升級、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將新產品引向更具發展前景的行業,或者較快、較好地實現從制造到服務的升級,這些行業和公司將會獲得更快的發展速度。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