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酸蓄電池面臨生死劫 半數企業或將退出
有消息稱,為降低污染、提高行業競爭力,《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已經起草完畢。制度將規定低于50萬KVAH(千伏安小時)的企業將不允許再立項,低于20萬KVAH企業不再允許繼續生產。我國現有的2000多家鉛酸企業將整合至300家。昨日,科士達、、圣陽股份、南都電源、駱駝股份等相關概念股分別大漲4.84%、4.39%、3.98%、2.66%。
業界看來,《準入條件》一旦出臺,將迫使半數企業退出市場。
國都證券研究員肖世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環保指標的硬性要求下,預計全國現有的2000多家鉛酸蓄電池企業中,將有1000多家被淘汰,行業集中度將有大幅提升。”
一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即便鉛酸電池的部分應用領域或將被鋰電池取代,但其目前依然是性價比最高的電池。因此,鉛酸的行業地位不會動搖。”
由于鉛酸電池污染引發多地血鉛超標事件,目前國家環保部門正對全國的鉛酸電池企業進行停產整頓,沒有達到500米防護距離的鉛酸電池企業一律關停。
昨日大漲的科士達5月就發布過停產公告,而據其中報顯示,期內公司總營業利潤為4016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83%;鉛酸蓄電池營業成本為3995.09萬元,營業收入為4442.95萬元,毛利率達10.08%,較上同期減少5.24%。平安證券研報認為,“科士達鉛酸電池占UPS系統(含鉛酸電池的不間斷電源)的一半左右的成本,公司外購電池進行配套銷售,而受停產影響,鉛酸電池價格也有上漲,因此增加了公司UPS的產品成本,但價格壓力無法向下游轉嫁,故盈利能力受到影響。此外,今年初以來普遍發生的人工成本上升也是影響公司利潤率的原因。”
由此可見,鉛酸電池停產和人工成本上升是科士達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根據“電池行業十二五規劃”,至2015年,鉛酸蓄電池年度總產量將達到24000萬KVAh,未來5年的復合增長率仍將達到12.2%。華創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鉛酸蓄電池主要應用于汽車啟動、電動自行車和通信后備電源,三者分別占鉛酸電池市場分布的50%、30%和1%。但小型通信后備電源市場和電動自行車市場份額已經部分受到鋰電池的沖擊,未來部分市場可能被鋰電池取代。汽車啟動行業依然是鉛酸的壟斷市場。”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