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戰略地位直逼稀土
進口替代空間大 戰略性地位直逼稀土
碳酸鋰用途廣泛,在電池、潤滑劑、陶瓷、玻璃、空調、冶煉等重要工業領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原料。隨著近期全球新能源開發的熱潮加溫,碳酸鋰在鋰電池中的應用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
但長期以來,由于存在技術和資源兩大壁壘,全球碳酸鋰行業處于寡頭壟斷格局中,三大巨頭智利SQM、美國FMC和德國Chemtall合計年產能逾8萬噸,占全球市場80%的份額,我國高純度碳酸鋰也多依賴進口。在此背景下,國際巨頭一宣布提價,必將對國內碳酸鋰下游市場供給產生影響。
廣泛的用途與產品嚴重依賴進口的鮮明對比,讓“重新審視碳酸鋰乃至鋰資源戰略地位”的呼聲一直存在。業內普遍認為,必須吸取鐵礦石國際定價權旁落的前車之鑒,應將鋰資源納入國家戰略性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鋰礦資源豐富,其儲量與南美的智利、玻利維亞一同排在世界前列。全球鋰礦分為以鋰輝石、鋰云母為代表的礦石型礦和鹽湖鹵水礦兩種,中國擁有亞洲第一大鋰輝石礦——呷基卡礦(礦石儲量8400萬噸),以及鋰儲量在世界鹽湖中排名第三的西藏扎布耶鹽湖。良好的資源稟賦為我國加大自主開發鋰資源力度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地質科學院一位專家表示,目前我國每年存在約兩萬噸的碳酸鋰需求,但真正來自于我國礦石提取的碳酸鋰供應量只有3000到4000噸,這其中存在巨大的進口替代空間。
結合上述現狀,市場分析人士紛紛將鋰資源未來戰略地位與同屬小金屬序列的稀土相提并論。這其實也可從去年以來涉鋰公司的業績走勢中窺知一二。去年以來,稀土板塊走出了一波波驚艷的行情,從貫穿去年的稀土永磁概念股、稀土資源類個股,到今年的稀土資源重組概念股,股價漲幅均不小。而在涉鋰公司方面,自國際巨頭6月初宣布提價消息后,包括天齊鋰業、鹽湖股份和贛鋒鋰業在內的國內鋰資源開采及加工龍頭公司股價便持續上漲,截至6月25日收盤,板塊平均漲幅已近5%。
今年以來,工業級碳酸鋰均價漲幅已超過10%。根據相關券商分析,目前市場上的碳酸鋰產品平均毛利率在26%左右,凈利率在20%左右。如果提價10%,對應凈利率可達30%,相應公司產品凈利潤可提高50%。
上述的中國地質研究院專家表示,由于鋰在新能源中的不可替代性和新能源未來市場的巨大空間,國家應及早謀劃鋰戰略,這無疑是上策。
近日,全球碳酸鋰巨頭Rockwood和FMC相繼宣布近期將提高旗下碳酸鋰等鋰產品價格。消息一出,讓目前正處于上升通道的碳酸鋰價格再添漲價動力,也引發市場對于碳酸鋰及其背后鋰資源產業鏈的高度關注。
事實上,碳酸鋰作為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核心原料,正由于國內電動車產業化及鉛蓄電池替代等進程加速,其廣闊的需求空間越來越被業界看好。此外,鋰作為戰略性資源,其逐日上升的地位也被業界寄予稀土“第二”的期待,相關企業圍繞鋰資源的布局爭奪戰打得熱火朝天。
諸多市場分析指出,“鋰”元素涉及從上游資源開發,到中游原料加工,再到下游電池推廣應用等一條完整產業鏈,帶動起的將是萬億級的產業版圖。
鋰價一路飆升資源爭奪激戰正酣
鋰資源開采及碳酸鋰生產存在的良好的市場前景,已吸引眾多企業趨之若鶩。據公開數據統計,中國蘊藏的基礎鋰資源儲量達523萬噸,主要包含于鹽湖鹵水及鋰輝石、鋰云母礦中。按地域劃分,這些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的鹽湖和四川、江西的鋰礦山。事實上,近幾年來,看好鋰資源產業前景的企業已開始圍繞這些資源“寶地”開始謀篇布局。
在亞洲第一大鋰輝石礦四川甘孜呷基卡礦,開采權已被分割殆盡。2009年9月,路翔股份(002192)斥資7310萬元收購了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51%股權,由此擁有呷基卡鋰輝礦部分礦脈開采權。而在今年4月,天齊鋰業也通過收購四川雅江縣措拉鋰輝石礦探礦權,正式擁有了呷基卡礦東北部分的探礦權,該公司也借此由碳酸鋰生產商向上游鋰礦資源開采進軍。
在鹽湖鹵水礦提取鋰方面,一些大型企業近幾年來在扎布耶鹽湖和柴達木盆地深處開始建設碳酸鋰等鋰產品生產基地。據了解,目前盤踞在這些鹽湖盆地的企業主要是西藏礦業、中信國安、西部礦業集團、青海鹽湖集團這四家公司,而西藏礦業和中信國安又占了其中絕大部分。
相關專家指出,諸如西藏礦業、中信國安等公司均屬于傳統礦山資源開發企業,涉足鋰礦資源開發有“近水樓臺”優勢,這些企業也已成為各資源地的開發主體。但隨著近年來鋰資源開發熱度的升溫,一些后來者也瞅準時機,力圖在這一場資源盛宴中分一杯羹。
除天齊鋰業外,處于鋰產業鏈最下游的比亞迪也殺將進來,雙拳同時出擊鹽湖鹵水礦和鋰礦山開采。在鋰礦山開采方面,比亞迪早年已密集調研呷基卡礦,意欲進軍其中。而去年9月,比亞迪更是與西藏礦業同時發布公告稱,比亞迪與西藏一家名為金浩投資的公司將組成聯合體,收購西藏礦業旗下扎布耶鋰業公司22%的股權,其瞄準的是扎布耶湖20年的鋰礦資源開采權。
近年來,江西宜春又作為另一塊“藏寶地”被發現。盤踞在江西省內的鋰產業公司多達50家,江特電機和贛鋒鋰業龍頭地位已確立。以去年8月收購當地一家公司80%探礦權益為標志,江特電機將自身打造為宜春當地鋰資源開采唯一主力的意圖赫然彰顯。
國內鋰資源爭奪愈演愈烈之際,國外廠商也逐漸開始滲透其中。去年年初,坐擁其國內1800萬噸鋰資源儲量的澳大利亞銀河資源公司投資逾6億元人民幣在江蘇張家港興建亞洲最大碳酸鋰生產基地,成為登陸中國的第一家外國碳酸鋰廠家。
多位券商分析師紛紛指出,在目前國內外鋰產品供需持續緊張的格局下,海外龍頭的頻繁提價將給予國內企業漲價的理由,預計國內碳酸鋰價格仍將維持上漲趨勢。而在“涉礦”成為近年來無數公司熱衷主題的背景下,以碳酸鋰價格一路飆升為起點,將吸引無數公司加入到鋰資源開發及碳酸鋰生產的市場爭奪中來。
鋰價一路飆升資源爭奪激戰正酣
鋰資源開采及碳酸鋰生產存在的良好的市場前景,已吸引眾多企業趨之若鶩。據公開數據統計,中國蘊藏的基礎鋰資源儲量達523萬噸,主要包含于鹽湖鹵水及鋰輝石、鋰云母礦中。按地域劃分,這些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的鹽湖和四川、江西的鋰礦山。事實上,近幾年來,看好鋰資源產業前景的企業已開始圍繞這些資源“寶地”開始謀篇布局。
在亞洲第一大鋰輝石礦四川甘孜呷基卡礦,開采權已被分割殆盡。2009年9月,路翔股份(002192)斥資7310萬元收購了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51%股權,由此擁有呷基卡鋰輝礦部分礦脈開采權。而在今年4月,天齊鋰業也通過收購四川雅江縣措拉鋰輝石礦探礦權,正式擁有了呷基卡礦東北部分的探礦權,該公司也借此由碳酸鋰生產商向上游鋰礦資源開采進軍。
在鹽湖鹵水礦提取鋰方面,一些大型企業近幾年來在扎布耶鹽湖和柴達木盆地深處開始建設碳酸鋰等鋰產品生產基地。據了解,目前盤踞在這些鹽湖盆地的企業主要是西藏礦業、中信國安、西部礦業集團、青海鹽湖集團這四家公司,而西藏礦業和中信國安又占了其中絕大部分。
相關專家指出,諸如西藏礦業、中信國安等公司均屬于傳統礦山資源開發企業,涉足鋰礦資源開發有“近水樓臺”優勢,這些企業也已成為各資源地的開發主體。但隨著近年來鋰資源開發熱度的升溫,一些后來者也瞅準時機,力圖在這一場資源盛宴中分一杯羹。
除天齊鋰業外,處于鋰產業鏈最下游的比亞迪也殺將進來,雙拳同時出擊鹽湖鹵水礦和鋰礦山開采。在鋰礦山開采方面,比亞迪早年已密集調研呷基卡礦,意欲進軍其中。而去年9月,比亞迪更是與西藏礦業同時發布公告稱,比亞迪與西藏一家名為金浩投資的公司將組成聯合體,收購西藏礦業旗下扎布耶鋰業公司22%的股權,其瞄準的是扎布耶湖20年的鋰礦資源開采權。
近年來,江西宜春又作為另一塊“藏寶地”被發現。盤踞在江西省內的鋰產業公司多達50家,江特電機和贛鋒鋰業龍頭地位已確立。以去年8月收購當地一家公司80%探礦權益為標志,江特電機將自身打造為宜春當地鋰資源開采唯一主力的意圖赫然彰顯。
國內鋰資源爭奪愈演愈烈之際,國外廠商也逐漸開始滲透其中。去年年初,坐擁其國內1800萬噸鋰資源儲量的澳大利亞銀河資源公司投資逾6億元人民幣在江蘇張家港興建亞洲最大碳酸鋰生產基地,成為登陸中國的第一家外國碳酸鋰廠家。
多位券商分析師紛紛指出,在目前國內外鋰產品供需持續緊張的格局下,海外龍頭的頻繁提價將給予國內企業漲價的理由,預計國內碳酸鋰價格仍將維持上漲趨勢。而在“涉礦”成為近年來無數公司熱衷主題的背景下,以碳酸鋰價格一路飆升為起點,將吸引無數公司加入到鋰資源開發及碳酸鋰生產的市場爭奪中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