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制造”智能手機價格偏低?
北京時間11月5日消息,科技網站Androidpit今日刊文稱,國產手機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高配置低價格。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同等配置的手機,在中國生產出來就更便宜呢?簡單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廉價的勞動力
工人是手機生產線上最重要的一環。但是在中國,勞動力成本較一些發達國家明顯低很多,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國際廠商都把代工廠建在中國的原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也成為國產手機的殺手锏。一些國產廠商比如小米、華為、聯想等由于占有本土優勢,在面對蘋果、三星、索尼等國際大廠時更具價格優勢,在定價時靈活性也更大。
2、選擇廉價供應商
如果你在中國的購物網站上瀏覽手機時,你會驚奇的發現很多國產手機在參數上比三星GalaxyS6還要好,但是價格卻比三星的低很多。雖然三星手機的質量可能更好一點,但也不至于差這么多錢,這是為什么呢?
關鍵就在于所用的供應商不同。比如同為八核處理器,有些廠商用的是高通的驍龍處理器,而有些則用的是聯發科的處理器,雖然核心數與頻率都一致,但價格卻相去甚遠,真實性能也千差萬別。內存方面,雖然很多廠商的手機的內存達到了3GB甚至4GB,但是要知道,目前的手機內存分為DDR3和DDR4兩代,很多國產商為了節約成本,根本不會采用最新的DDR4內存。再拿屏幕來說,目前國內有很多屏幕供應商,比如天馬等,其屏幕造價就比夏普和三星的屏幕更便宜,雖然都是相同的分辨率和像素密度,但實際效果卻存在差別。所以,在手機的各大組件上,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國產手機廠商們也是絞盡了腦汁。
3、主打線上銷售
線上銷售的優點顯而易見,由于不需要建立實體店,省去了一大筆店面裝修和維護的費用。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最終都會轉化到消費者購買時的價格。所以線上銷售的成本較實體店低很多,現在也成為新興手機廠商銷售的主要領域。
4、低廉的市場營銷
一些國際大廠常常會花費巨額經費來進行市場營銷,比如HTC請小羅伯特唐尼代言,索尼在007電影中出現大量鏡頭等等,這些巨額的投資都是手機成本的一部分。然而在國產機看來,新興的社交媒體才是營銷的主戰場。不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在社交網絡上獲取關注度往往更加容易,就像當初的小米手機,在微博上積累了相當龐大的粉絲群體,其運營成本相對較低,而成效卻相當顯著。
5、期貨模式(饑餓營銷)
在中國,期貨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廠商所采用。具體方法是在成本較高的初期,只生產極少量的手機進行售賣,此時性價比極高,會吸引眾多消費者進行搶購,因此經常會出現秒售的場景。一旦成本下降、產能提高后,就開始大批量成產并開放購買,此時手機的性價比已經明顯下降,但還是會吸引很多人來購買,這一招被國產手機廠商用的也是屢試不爽。
6、狂賣外圍產品
由于國產手機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很多手機的凈利潤已經被壓的極低,這時手機廠商們就轉移注意力,在手機外圍產品上大作文章。所以各大廠商紛紛推出多彩的手機背殼,移動電源,高品質耳機等等,甚至還有品牌T恤和背包等。通過這些周邊產品,手機廠商們同樣可以賺上一筆。
7、國產=低品質?No!
國產機給人的印象常常是廉價的塑料機身,然而這已經成為過去——現在的國產機已經邁入全金屬時代,在最近發布的很多國產機都采用了全金屬機身,其價格也屢創新低,作為消費者還是非常欣慰的。
隨著智能手機的迅猛發展,國產手機正在國際市場?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銷量方面也緊逼蘋果和三星等一線廠商。但是如何提高產品認知度,擺脫廉價和低端的傳統形象,同時在軟硬件創新上做到真正的“中國創造”,是每個國產廠商都面臨的嚴肅問題。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