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標準發布 將利于機械設備行業
工信部發布《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征求意見稿)。
頂層設計助力行業互聯互通,智能制造價值將加速釋放。智能制造是國家戰略,實施過程標準化優先。我國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與德國工業4.0異曲同工,德國實施工業4.0戰略建議中八個優先行動第一就是標準化,13年12月發布《德國工業4.0標準路線圖》。標準制定體現技術基礎和產業基礎,是爭取智能制造國際話語權的必備工作。我國智能制造實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阻礙就在于現場的設備標準不一:有德國的、日本的、本土的及其他國家的。智能制造是一個先組網的過程,把現場的設備通過工業以太網組網,由于標準不一這個組網過程在我國會遇到很大問題。因此,標準化的實施將掃清阻礙,加速行業發展。標準化是實現全方位集成的關鍵,該標準體系指南涉及七大領域千項標準,包括總體、智能裝備和產品、工業互聯網、工業云和大數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服務型制造。
我國工業處于由大轉強、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各行業、各區域自動化發展現狀不一,呈現傳統工業、2.0、3.0并存的格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制造業升級將面臨并行發展的局面,期間將經歷四個階段:1、設備的單機自動化及互聯,2、通過傳感和射頻等數據記錄和采集器實現工廠的數字化,3、三個維度的系統集成,4、最后就是工業4.0的實現。
在工業4.0發展初期,企業最先需要做的必然是工廠智能化改造。工廠智能化改造相當于做基礎設施建設,就像修建鐵路和公路,是以后智能化生產的基礎。因此在現階段,我們看好具備做工廠智能化改造的實施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十三五”規劃為什么重視創新
下一篇: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