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對橋梁“健康”狀況進行實時監測
由青島市高速公路管理處主持編寫的《青島市高速公路橋梁養護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通過了專家審定,昨日正式印發,將于12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規范》對橋梁養護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它的實施將填補我市地方行業標準規范的空白,使得橋梁養護管理有了具體標準。昨日記者采訪獲悉,市高管處對其管養范圍內的3座特殊橋梁建立了健康監測系統,可24小時對橋梁進行病害監測“查體”,一旦大橋“生病”系統就可自動報警。
橋梁養護管理有具體標準
昨日上午,《青島市高速公路橋梁養護管理規范》發布會在青島東收費站召開。據悉,為加強高速公路橋梁養護標準化管理,市高管處率先提出了“公路橋梁養護標準化管理”理念,廣泛調查了全國各地市同類單位管理模式和管養方法,同時查閱了大量有關橋梁養護管理的現行制度規范,并根據實踐經驗進行了消化吸收,在市標準化研究院的幫助指導下,形成了該《規范》。《規范》從檢查管理(一般規定、日常巡查、經常檢查、定期檢查、特殊檢查)、養護工程管理(一般規定、日常保養、小修工程、大中修工程、搶修工程)、應急處置(基本要求、工作程序、預警啟動、信息報送要求、先期處置要求、應急響應結束、事件后處理)、考核管理(一般規定、考核方式、考核程序、考核實施)、檔案管理等9大項35小項對橋梁養護管理涉及到的各方面內容作了明確規定。
據了解,之前青島市沒有統一的橋梁養護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該《規范》的實施填補了地方行業標準規范的空白,促進青島市橋梁養護管理工作規范化,對于提高青島市高速公路橋梁的養護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大橋“生病”系統會報警
據悉,市高管處管轄的青銀高速(青島段)、流亭機場高速、前港灣2號疏港高速、沈海高速、青新高速五條高速公路,共有橋梁1300余座,在近期橋梁的定期監測中一、二類橋所占比率為99.6%。近幾年來,市高管處高度重視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并將橋涵養護作為高速公路養護的重點之一,通過加大養護資金投入、增加橋梁檢測頻率、完善養護工作制度等多種方式強化橋梁養護管理。
昨日上午,記者跟車駛上青銀高速,經過丹山特大橋處停了下來,“我們在橋上安裝了傳感器,采用智能化方式遠程監測橋梁安全運行情況。”市高管處相關人員指著斜拉桿上的一處傳感器介紹說,市高管處就在青銀高速丹山大橋及2座系桿拱橋建立了健康監測系統,實時監控及預警橋梁結構的安全性能及功能現狀。據悉,以前監測橋梁主要以人工巡查為主,只能走在橋上用肉眼進行巡檢,觀察路面的坑洼、護欄的破損、伸縮縫是否變形、老化,而橋梁內部的問題都很難檢測到,也很難做到連續不間斷監控。安裝了傳感器后,就可以通過遠程監控,可實時采集數據,只要橋體出現沉降、傾斜和位移等,或者索力、應力等發生變化,傳感器都可第一時間感知。“系統會預設好預警值,哪怕是極其細微的變化,傳感器都可以識別,然后將數據傳回處理中心。”該人員表示,出現異常系統都會第一時間報警,可以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