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國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5.1%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06年,全國火電發電量為2357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了15.1%。《公報》指出,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結構矛盾突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公報》顯示,2006年,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22.1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7.3%,發電量為28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4%。其中,火電23573億千瓦時,增長15.1%;水電4167億千瓦時,增長5.0%。此外,原煤生產總量23.8億噸,同比增長8.0%;原油生產總量1.84億噸,同比增長1.7%。
《公報》指出,2006年,我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認真貫徹落實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結構矛盾突出。
初步測算,200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24.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9.3%。其中,煤炭23.7億噸,增長9.6%;原油3.2億噸,增長7.1%;天然氣556億立方米,增長19.9%;核電543億千瓦時,增長2.4%。
2006年,我國萬元GDP能源消耗為1.21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23%。據悉,這是我國單位GDP能耗2003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公報》中統計的與電力工業有關的數據還包括:新增發電機組容量10117萬千瓦,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15531萬千伏安。三峽工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13億元。三峽電站已投產機組全年發電492億千瓦時,累計發電已達1461億千瓦時。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196億元,增長12.5%。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企業)375個,比上年下降3.9%;實際使用金額12.8億美元,下降8.1%。
去年,我國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13處,其中,能源礦產地42處,金屬礦產地85處,非金屬礦產地85處,水氣礦產地1處。有72種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其中,石油9.44億噸,天然氣5381億立方米,原煤367億噸。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公報》顯示,2006年,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22.1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7.3%,發電量為28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4%。其中,火電23573億千瓦時,增長15.1%;水電4167億千瓦時,增長5.0%。此外,原煤生產總量23.8億噸,同比增長8.0%;原油生產總量1.84億噸,同比增長1.7%。
《公報》指出,2006年,我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認真貫徹落實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結構矛盾突出。
初步測算,200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24.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9.3%。其中,煤炭23.7億噸,增長9.6%;原油3.2億噸,增長7.1%;天然氣556億立方米,增長19.9%;核電543億千瓦時,增長2.4%。
2006年,我國萬元GDP能源消耗為1.21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23%。據悉,這是我國單位GDP能耗2003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公報》中統計的與電力工業有關的數據還包括:新增發電機組容量10117萬千瓦,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15531萬千伏安。三峽工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13億元。三峽電站已投產機組全年發電492億千瓦時,累計發電已達1461億千瓦時。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196億元,增長12.5%。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企業)375個,比上年下降3.9%;實際使用金額12.8億美元,下降8.1%。
去年,我國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13處,其中,能源礦產地42處,金屬礦產地85處,非金屬礦產地85處,水氣礦產地1處。有72種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其中,石油9.44億噸,天然氣5381億立方米,原煤367億噸。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江蘇無錫制出直接飲用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