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配電設備企業在金融危機中慢慢崛起
國內的輸配電設備市場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對外開放,包括ABB、西門子在內的國際輸配電設備巨頭都在中國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目前在全球市場上處于“第二集團”的位置,與ABB、西門子這樣的世界頂尖類企業相比,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受國內市場需求的拉動和自主創新獲得的國際先進技術的支持,以西電集團、天威集團、新疆特變電為代表的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今年在全球經濟危機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有望從“第二集團”的位置向世界最頂尖的輸配電設備企業發起強有力的挑戰,躋身全球輸配電設備供應商行列。
“第二集團”的尷尬
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目前在全球市場上處于“第二集團”的位置,與ABB、西門子這樣的世界頂尖類企業相比,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國內的輸配電設備市場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對外開放,包括ABB、西門子在內的國際輸配電設備巨頭都在中國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實事上,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國內輸配電設備企業技術水平明顯落后于ABB、西門子等公司,因而當國內進行電力設備采購時,ABB、西門子等國際巨頭的報價雖然常高于國內企業1倍以上,但是憑著出色的產品最終還是由這些國際巨頭贏得了國內大批訂單。
在當前的中國輸配電設備市場上,占據市場份額第一的是ABB公司,約占全國份額的20%,而國內最大的輸配電設備企業中國西電集團在自己國家占的份額還不到5%。2009年2月19日,ABB(中國)有限公司宣布了2008年的驕人業績,年銷售收入再創新高,超過41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21%。近5年來,該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保持了驚人的20%的年均增長速度。
當把眼光從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時,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與世界頂類企業相比更是望塵莫及。國內輸配電設備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比較晚,所占的份額相當低,而且開拓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亞、非洲、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像歐美發達國家這樣的成熟市場還很少涉及。
這跟目前國內企業采取的低成本價格出口戰略有很大關系。在新興市場上,低廉的價格有極大的競爭優勢,因而能比較順利地打入當地市場。而在歐美發達國家,產品的壽命性和安全性更受到關注,由于國內企業在工藝細節方面還比不上ABB、西門子等國際巨頭,因而很難在成熟市場上站住腳。
近來難得的機遇
經濟危機的出現,給全球輸配電設備行業帶來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全球經濟危機發生后,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由于受新的大型電力基礎設施項目減少和新產能投資減少的影響,輸配電設備的訂單量正大幅萎縮,能否得到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輸配設備企業興衰的關鍵。國內輸配電設備行業也因此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目前我國正計劃投資4萬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相當大的一塊是投入到電力工業和鐵路建設中,這為輸配電設備行業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以電網為例,今年國家電網公司除了正常電網投資建設外,投資規模將比原計劃大幅增長,初步預計兩到三年內投資規模將達到1.16萬億元。南方電網公司方面,2009年到2010年初步計劃每年新增投資約300億元,2009年全網建設投資規模將達到900億元左右。受此影響,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輸配電設備最大的市場。
而且,由于受到國內特高壓電網建設的刺激,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的制造技術正在快速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依靠國內首個特高壓輸電項目“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帶動,國內企業得到了一次受國家支持的自主研發的寶貴機會,目前已自主研制成功了世界上首套1000千伏、300萬千伏安分相單體式特高壓變壓器和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1000千伏、96萬千伏高壓并聯電抗器等關鍵設備,實現了我國輸變電行業技術的全面升級。
中國西電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陳元魁說,通過特高壓的研發,國內輸配電設備企業在技術上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除了在制造細節和設計細節方面還有疏漏外,主要的技術水平已不次于ABB、西門子公司。西電集團今年提出,2009年企業產值將力爭突破200億元,與2008年相比將增長28%以上。與此同時,國內另一家輸配電設備骨干企業天威集團也雄心勃勃地提出,到2010年,集團將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到2020年將跨入超千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行列。
期待政策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經濟危機為全球輸配電設備行業帶來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我國輸配電設備骨干企業在當前的情況下理應有所作為。
要躋身全球“第一集團”的位置,除了抓住國內市場外,還要在國際市場上有所作為。然而,在國際市場方面,我國輸配電設備目前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低成本價格出口戰略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模仿,在當前的國際市場上,我國在低成本的價格優勢方面正受到來自印度的輸配電設備企業的強大挑戰。印度企業以比我們還低的成本價格優勢,對我國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造成了直接的沖擊。尤其是近一年多來,伴隨著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價格的猛烈上漲且居高不下,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原有的價格成本優勢已微乎其微。
“要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就必須向ABB、西門子公司學習,在國家的扶持下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制造技術,以產品質量來贏得國外客戶的信賴,爭取早日在歐美成熟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有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具體而言,可采取三方面的應對措施:
一是繼續依托國家重點項目進行技術的自主創新,縮小與ABB、西門子公司在制造細節、設計細節方面的差距。
二是國內有關部門應認真貫徹今年2月4日國務院通過的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在國內大型項目的設備招投標中,應“鼓勵訂購和使用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讓國內輸配電企業能得到更多的國內訂單,以積累實力開拓國際市場。
三是國家可出臺一些財稅政策,扶持國內輸配電設備產品更好地占據國外市場。如可適當提高輸配電設備的出口退稅率,或是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據了解,目前印度企業之所以能采取低成本價格出口戰略,就是由于其政府對機電產品出口采取了補貼政策,我國政府也可以在這方面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受國內市場需求的拉動和自主創新獲得的國際先進技術的支持,以西電集團、天威集團、新疆特變電為代表的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今年在全球經濟危機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有望從“第二集團”的位置向世界最頂尖的輸配電設備企業發起強有力的挑戰,躋身全球輸配電設備供應商行列。
“第二集團”的尷尬
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目前在全球市場上處于“第二集團”的位置,與ABB、西門子這樣的世界頂尖類企業相比,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國內的輸配電設備市場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對外開放,包括ABB、西門子在內的國際輸配電設備巨頭都在中國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實事上,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國內輸配電設備企業技術水平明顯落后于ABB、西門子等公司,因而當國內進行電力設備采購時,ABB、西門子等國際巨頭的報價雖然常高于國內企業1倍以上,但是憑著出色的產品最終還是由這些國際巨頭贏得了國內大批訂單。
在當前的中國輸配電設備市場上,占據市場份額第一的是ABB公司,約占全國份額的20%,而國內最大的輸配電設備企業中國西電集團在自己國家占的份額還不到5%。2009年2月19日,ABB(中國)有限公司宣布了2008年的驕人業績,年銷售收入再創新高,超過41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21%。近5年來,該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保持了驚人的20%的年均增長速度。
當把眼光從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時,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與世界頂類企業相比更是望塵莫及。國內輸配電設備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比較晚,所占的份額相當低,而且開拓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亞、非洲、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像歐美發達國家這樣的成熟市場還很少涉及。
這跟目前國內企業采取的低成本價格出口戰略有很大關系。在新興市場上,低廉的價格有極大的競爭優勢,因而能比較順利地打入當地市場。而在歐美發達國家,產品的壽命性和安全性更受到關注,由于國內企業在工藝細節方面還比不上ABB、西門子等國際巨頭,因而很難在成熟市場上站住腳。
近來難得的機遇
經濟危機的出現,給全球輸配電設備行業帶來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全球經濟危機發生后,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由于受新的大型電力基礎設施項目減少和新產能投資減少的影響,輸配電設備的訂單量正大幅萎縮,能否得到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輸配設備企業興衰的關鍵。國內輸配電設備行業也因此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目前我國正計劃投資4萬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相當大的一塊是投入到電力工業和鐵路建設中,這為輸配電設備行業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以電網為例,今年國家電網公司除了正常電網投資建設外,投資規模將比原計劃大幅增長,初步預計兩到三年內投資規模將達到1.16萬億元。南方電網公司方面,2009年到2010年初步計劃每年新增投資約300億元,2009年全網建設投資規模將達到900億元左右。受此影響,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輸配電設備最大的市場。
而且,由于受到國內特高壓電網建設的刺激,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的制造技術正在快速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依靠國內首個特高壓輸電項目“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帶動,國內企業得到了一次受國家支持的自主研發的寶貴機會,目前已自主研制成功了世界上首套1000千伏、300萬千伏安分相單體式特高壓變壓器和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1000千伏、96萬千伏高壓并聯電抗器等關鍵設備,實現了我國輸變電行業技術的全面升級。
中國西電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陳元魁說,通過特高壓的研發,國內輸配電設備企業在技術上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除了在制造細節和設計細節方面還有疏漏外,主要的技術水平已不次于ABB、西門子公司。西電集團今年提出,2009年企業產值將力爭突破200億元,與2008年相比將增長28%以上。與此同時,國內另一家輸配電設備骨干企業天威集團也雄心勃勃地提出,到2010年,集團將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到2020年將跨入超千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行列。
期待政策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經濟危機為全球輸配電設備行業帶來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我國輸配電設備骨干企業在當前的情況下理應有所作為。
要躋身全球“第一集團”的位置,除了抓住國內市場外,還要在國際市場上有所作為。然而,在國際市場方面,我國輸配電設備目前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低成本價格出口戰略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模仿,在當前的國際市場上,我國在低成本的價格優勢方面正受到來自印度的輸配電設備企業的強大挑戰。印度企業以比我們還低的成本價格優勢,對我國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造成了直接的沖擊。尤其是近一年多來,伴隨著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價格的猛烈上漲且居高不下,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原有的價格成本優勢已微乎其微。
“要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我國輸配電設備企業就必須向ABB、西門子公司學習,在國家的扶持下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制造技術,以產品質量來贏得國外客戶的信賴,爭取早日在歐美成熟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有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具體而言,可采取三方面的應對措施:
一是繼續依托國家重點項目進行技術的自主創新,縮小與ABB、西門子公司在制造細節、設計細節方面的差距。
二是國內有關部門應認真貫徹今年2月4日國務院通過的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在國內大型項目的設備招投標中,應“鼓勵訂購和使用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讓國內輸配電企業能得到更多的國內訂單,以積累實力開拓國際市場。
三是國家可出臺一些財稅政策,扶持國內輸配電設備產品更好地占據國外市場。如可適當提高輸配電設備的出口退稅率,或是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據了解,目前印度企業之所以能采取低成本價格出口戰略,就是由于其政府對機電產品出口采取了補貼政策,我國政府也可以在這方面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傳電力改革將啟電價改革先行
下一篇:輸配電設備需求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