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自動控制系統可靠性研究
1 引言
可編程控制器由于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編程簡單,性能價格比高,在工業控制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工業控制機作為中央控制單元,配有組態軟件,選用大屏幕實時監視界面,實現各控制點的動態顯示、數據修改、故障診斷、自動報警,還可顯示查詢歷史事件記錄,系統各主要部件累計運行時間,各裝置工藝流程圖,各裝置結構圖等。中央控制單元和下位機PLC之間采用串行通訊方式進行數據交換,通常距離在1000m以內選用485雙絞線通訊方式,較常距離可選用光纖通訊,更長距離也可選用無線通訊方式。下位機選用PLC控制,根據控制對象的多少,控制對象的范圍,可選用一臺或多臺PLC進行控制,PLC之間數據交換是利用內部鏈接寄存器,實現數據交換和共享。
2 控制系統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雖然工業控制機和可編程控制器本身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如果輸入給PLC的開關量信號出現錯誤,模擬量信號出現較大偏差,PLC輸出口控制的執行機構沒有按要求動作,這些都可能使控制過程出錯,造成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2.1 影響現場輸入給PLC信號出錯的主要原因有:
2.1.1 造成傳輸信號線短路或斷路(由于機械拉扯,線路自身老化,特別是鼠害),當傳輸信號線出故障時,現場信號無法傳送給PLC,造成控制出錯。
2.1.2 機械觸點 抖動,現場觸點雖然只閉合一次,PLC卻認為閉合了多次,雖然硬件加了濾波電路,軟件增加微分指令,但由于PLC掃描周期太短,仍可能在計數、累加、移位等指令中出錯,出現錯誤控制結果。
2.1.3 現場變送器,機械開關自身出故障,如觸點接觸不良,變送器反映現場非電量偏差較大或不能正常工作等,這些故障同樣會使控制系統不能正常工作。
2.2 影響執行機構出錯的主要原因有:
2.2.1 控制負載的接觸不能可靠動作,雖然PLC發出了動作指令,但執行機構并沒按要求動作。
2.2.2控制變頻器起動,由于變頻器自身故障,變頻器所帶電機并沒按要求工作。
2.2.3各種電動閥、電磁閥該開的沒能打開,該關的沒能關到位,由于執行機構沒能按PLC的控制要求動作,使系統無法正常工作,降低了系統可靠性。
3. 解決方案的實施:要提高整個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必須提高輸入信號的可靠性和執行機構動作的準確性, PLC才能及時發現問題,用聲光等報警辦法提示給操作人員,盡快排除故障,讓系統安全、可靠、正確地工作。
3.1 設計完善的故障報警系統
在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中我們設計了3級故障顯示報警系統,第1級設置在控制現場各控制柜面板,用指示燈指示設備正常運行和故障情況,當設備正常運行時對應指示燈亮,當該設備運行有故障時指示燈以1Hz的頻率閃爍。專門設置故障復位燈按鈕,顯示設備工作狀態。第2級故障顯示設置在中心控制室大屏幕監視器上,當設備出現故障時,有文字顯示故障類型,工藝流程圖上對應的設備閃爍,歷史事件表中將記錄該故障。3級故障顯示設置在中心控制室信號箱內,當設備出現故障時,信號箱將用聲、光報警方式提示工作人員,及時處理故障。在處理故障時,又將故障進行分類,有些故障是要求系統停止運行的,但有些故障對系統工作影響不大,系統可帶故障運行,故障可在運行中排除,這樣就大大減少整個系統停止運行時間,提高系統可靠性運行水平。
3 . 2 輸入信號可靠性研究
要提高現場輸入給 PLC 信號的可靠性,首先要選擇可靠性較高的變送器和各種開關,防止各種原因引起傳送信號線短路、斷路或接觸不良。其次在程序設計時增加數字濾波程序,增加輸入信號的可信性。數字信號濾波可采用圖 1 程序設計方法,在現場輸入觸點后加一定時器,定時時間根據觸點抖動情況和系統要的響應速度確定,一般在幾十 ms ,這樣可保證觸點確實穩定閉合后,才有其它響應。模擬信號濾波可采用圖 2 程序設計方法,對現場
圖2
模擬信號連續采樣2次,采樣間隔由A/D轉換速度和該模擬信號變化速率決定。2次采樣數據分別存放在數據寄存器DT0、DT1中,當最后1次采樣結束后利用數據比較、數據交換指令保留值作為本次采樣結果控制R100的通斷。
圖 3
高值監視模塊的使用(原理如圖3所示)
模塊的運算式為當DT 1 >=DT 2 時R100=ON 當 DT1<(DT 2 --WR10)時 R100=OFF
低值監視模塊的使用(與圖3相反)
模塊的運算式為當DT 1 < DT 2 時R100=ON 當DT1 >= (DT 2 --+WR10)時 R100=OFF
說明DT 1 為觸點輸入數,DT 2 -為經驗值WR10為滯后寬度.
提高讀入PLC現場信號的可靠性還可利用控制系統自身特點,利用信號之間關系來判斷信號的可信程度。在一定時間里輸入變化范圍,但輸出在允許值內變化自動延長通斷時間,消除了小信號影響、極限開關故障或傳送信號線路故障,同樣通過報警系統通知操作人員處理該故障。由于在程序設計時采用了上述方法,大大提高了輸入信號的可靠。
3.3 執行機構可靠性研究
當現場的信號準確地輸入給PLC后,PLC執行程序,將結果通過執行機構對現場裝置進行調節、控制。怎樣保證執行機構按控制要求工作,當執行機構沒有按要求工作,怎樣發現故障?
我們采取以下措施:當負載由接觸器控制時,啟動或停止這類負載轉為對接觸器線圈控制,啟動時接觸器是否可靠吸合,停止時接觸器是否可靠釋放,這是我們關心的。我們設計了如圖4所示程序來判斷接觸器是否可靠動作。X0為接觸器動作條件,Y0為控制線圈輸出,
圖4
X1為引回到PLC輸入端的接觸器輔助常開觸點,定時器定時時間大于接觸器動作時間。R0為設定的故障位,R0為ON表示有故障,做報警處理;R0為OFF表示無故障。故障具有記憶功能,由故障復位按鈕清除。
圖5
當開啟或關閉電動閥門時,根據閥門開啟、關閉時間不同,設置延時時間,經過延時檢測開到位或關到位信號,如果這些信號不能按時準確返回給PLC,說明閥可能有故障,做閥故障報警處理。程序設計如圖5所示。X2為閥門開啟條件,Y1為控制閥動作輸出,定時器定時時間大于閥開啟到位時間,X3為閥到位返回信號,R1為閥故障位。
六、結論
自動控制系統設計中采用了以上方法,經過近2年的運行證明這些方法的采用對提高系統可靠性運行是行之有效的。
圖1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