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制造離我們還有多遠,新自動化背景下的安全保護——MM四方
本期的主題是,站在安全制造的背景下,討論曾經影響安全制造的積涸以及新制造技術帶來的新的安全隱患,并在此形勢下探討新的工廠安全解決方案,包括硬件的修為,以及軟件的新生。工廠安全制造幾百年來一直是人類生產的主題,是生存于制造時代永恒的追求。我們永遠不能回避。
職位說明;
歐姆龍自動化(中國)集團市場統轄部元器件產品市場部高級產品市場工程師朱磊先生
德國皮爾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應用工程師黃之烱先生
施邁賽工業開關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有奇博士
美國邦納工程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市場經理盧蓮波女士
集開放性、智能性與角色多元性于一體的新自動化,其意義在于,對于企業內部而言,不僅惠及本身的制造環節,而且蔭及企業資產管理如設備安全保護、生產質量控制甚至老設備改造等制造的外圍環節。企業資產管理能夠上升到信息化管理的高度,事實上正是制造執行系統與安全制造系統高度集成的結果。
正是隨著自動化與IT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機工程觀念的綿延深入,安全保護日益通過滲入制造過程的各種自動化、智能化環節形成安全系統而加以實現。從數據采集到診斷處理,從硬件感知到軟件關懷,如同無所不在的溫柔眼神與無所不能的愛心手臂,保護著操作者、硬件設備、甚至信息的安全。當手段無所不在,所有的安全隱患才能防之于未然。而防患于未然,實現安全制造,正是實現工業人文理想與經濟效益目標最為切實的途徑。本期探討的主題在于,站在安全制造的背景下,討論曾經影響安全制造的積涸以及新制造技術帶來的新的安全隱患,并在此形勢下探討新的工廠安全解決方案,包括硬件的修為,以及軟件的新生。工廠安全制造幾百年來一直是人類生產的主題,是生存于制造時代永恒的追求。我們永遠不能回避。
MM:作為關注并投身人與設備及生產系統安全保護的專家,據您所知,目前在中國工廠里存在哪些生產系統的安全保護隱患?這些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其破壞性如何評價?
劉有奇先生: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快速發展和工業制造水平不斷提高,工業生產所需的機器設備越來越先進,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這就使得生產工藝和設備變得復雜,因而設備的安全性也變得極為重要,以避免工作人員在操作中發生人機事故,保障人員的生命安全。國內很多企業目前多采用傳統的生產工藝,使用較為簡單的設備。在很多企業里,安全生產大多只停留在思想教育上,使用警示牌或教育標語,強調操作人員按照操作指導書來正確使用設備以及采用簡單的防護技術等。這些對保護保障安全生產固然十分重要,但并未真正排除設備危險隱患,以至人在操作設備時,因操作不當或思想不集中而發生人機事故,造成人員受傷或死亡事故發生。上述安全隱患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一、對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機器安全技術和信息認識不夠了解。機器安全保護技術目前在歐洲市場為常規技術標準,并有相應的國際標準,比如歐盟設備CE標志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求機器必須滿足夠的安全標準,排除人在操作設備時而受到傷害的危險。二、思想上不夠重視。很多企業為了減少費用,安全生產只停留在表面上,對設備的硬件安全裝置不予以投資,或使用與技術標準不符的方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三、許多設備制造商為了降低成本,以價格優勢來銷售產品,在設計和生產設備時省略了安全保護裝置的采用,因而在設備出廠時就不符合安全要求,留下了事故危險隱患。四、國內工傷事故法規還需不斷完善,不斷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監察力度,對不符合安全標準而發生安全事故的企業加大法律和經濟制裁力度。同時,要對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正確使用設備,設備安全技術工作必須由經培訓合格的專業安全技術人員來負責。上述這些原因而導致企業在生產中所使用的設備達到應有的安全保護標準,因而容易發生人機事故,使企業的市場地位和生產受到影響,造成經濟損失。同時,設備安全保護不到位,在市場上產品銷售競爭力受到影響,無法進入國際高端市場,比如歐盟市場。
朱磊先生:工廠的生產活動離不開兩方面的因素:生產設備和從事生產的人。安全保護隱患的存在無非也是由這兩個因素引起的。具體而言,目前許多中國工廠的生產設備上缺乏基本的保護裝置,甚至在一些如沖壓、剪折等高危險設備上亦是如此;從人的方面來說,工廠的管理者不愿負擔提供安全保護所帶來的額外成本,而從事生產的人員也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造成安全隱患的直接原因,我們可以認為是中國目前法規的不健全,相應標準執行不利,比如目前政府并為對如機床等的設備制造行業強制實行安全規范;但究其根本原因,我認為這里有一個中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問題,簡言之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低的社會經濟水平導致相當數量的人不會去過多的考慮生命權的問題。安全隱患的存在,就意味著事故隨時可能發生。事故的發生不但會對生產設備造成損害,破壞生產系統的正常運做,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嚴重的情況下,將會造成生產人員的人生傷害、死亡。企業將不得不花費不必要的精力處理這些事故;同時,事故的頻繁發生將帶來企業形象上的負面影響,這些所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是很難準確估量的。
盧蓮波女士:機器安全保護指的是用來保護操作人員或與危險的機器有接觸的人員所需的必備條件、設備和方法。機器安全保護在任何安全項目中都是關鍵的部分之一,可以使工人、廠商和雇主在不同層次上受益。它降低了工人在操作機器過程中遇到危險而受到傷害的可能性;減少了廠商由于工傷停止操作的時間損失(提高了生產力);最小化了雇主所應承擔的安全方面的責任,同時也體現雇主遵守了相關管理機構的安全標準。目前,操作簡單、減少人身傷害責任的預集成設備已在歐美市場形成需求, 那些已經應用安裝了安全保護產品在他們的設備上的廠商會為這個巨大的市場而感到高興,因為他們能夠控制安全系統的集成。機器安全保護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在國內發展機器安全保護卻一直進展緩慢。機器上應用安裝安全保護傳感器等產品,可以輕松地解決由機器設備的多樣性、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不同、設備維護人員換班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但是國內的機器制造商、生產廠商卻都很少關注這個問題,也很少會在機床安全保護上有所投入。我個人認為制訂相關的機器安全保護標準同時強制執行是啟動機器安全保護的唯一辦法, 才能讓操作工人、廠商和雇主真正體會到安全保護裝置的重要性,最終在不同層次上獲益。
MM:IEC 61508歐洲標準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安全生產標準體系,請您簡單介紹國外安全制造的現狀與未來。
劉有奇先生: 目前在世界工業發達的國家,工作崗位的安全性與健康性要求較高,也有相應的國際標準,普遍都能得到保障,這與工業發達和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歐洲,對機器安全性有著嚴格統一的技術規范,即《機器指令》,規定在歐盟市場所流通和在使用的機器必須按照EN242標準,對機器進行危險程度評估,采用與《機器指令》相等的危險防護技術方案和安全開關電器,獲得CE-標志,真正從硬件上達到設備安全性,排除事故危險可能性,保障人和機器的安全。安全與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緊密相關,涉及各個技術領域,也是社會繁榮穩定、提高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前提,世界各國都對此極為重視,相應的法律和技術法規也越來越嚴格和細致。在各種新的技術領域里,安全理念也是作為一個重要考慮的內容。
朱磊先生:歐洲較早制定了安全方面的標準并加以了實施,目前在確保安全生產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歐洲國家把“無論如何努力,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理念融入了安全制造中,強調了通過必要的安全設計而實現無事故生產。
黃之烱先生:IEC 61508是國際電工委員會所推出的安全標準體系。在歐洲,則主要由歐洲標準委員會(CEN)來制定出相關安全標準。我們可以從歐共體所頒布的新方法指令中,來了解歐盟各國安全制造的現狀。自20世紀50年代初歐洲共同體成立后,為了建立統一的歐洲大市場,保證商品、服務、人員、資金在各個成員國之間的自由流通,在協調、統一各成員的法律的基礎上,頒布了在這方面的相應的指令,并逐步形成了新方法指令。這個新方法指令是一個二級法律,主要是保障人身安全與健康、保障財產安全方面的要求。現今,任何在歐盟所使用的產品,都必須符合歐盟所頒布的相關新方法指令的要求,標有CE認證。如制造行業所使用的機械產品,要符合新方法指令中的機械指令,低壓電氣指令以及EMC指令,以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可見,歐共體各國已經把安全制造和生產納入了強制的法律之中。
盧蓮波女士:安全標準來自于國際、地區和國家的標準體系。使用標準和規則的組合可以應用于不同的場合,這取決于機身安全保護裝置希望達到的安全目標。例如,一個OEM運送設備到不同的國家,需要考慮國際、國家和地區的要求,而一個工廠的老板則更加關心機身安全保護裝置是否符合企業的規范以及當地的需要。涉及機身安全保護裝置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應用標準,涉及將安全設備應用到機器上;二是產品的細節標準,它規定了安全設備應該如何完成任務。盡管標準體系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可能相似,它們通常也會有一些重大的差別。很多標準機構正在向一致的方向努力,一些標準體系已經達成了統一。
MM:請您簡單比較分析中國安全制造與之相比的差距表現在哪些方面。中國實現安全制造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完善?您認為中國實現安全制造的理想還有多遠?
劉有奇先生:機器裝備不符合安全要求,而給人員傷亡事故留下隱患,同時機器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也大大地受到了限制,阻礙了企業的發展。相對世界上工業發達國家,中國國內很多工業企業所使用的機器設備相對落后,技術裝備水平也較低。國內目前還沒有類似歐盟的《機器指令》機器安全技術強制性規范,在很多設備里根本沒有安全保護設施,因而給安全留下了極大的隱患;其次,人們對安全要求的思想意識還較薄弱,操作人員由于未按技術要求來操作設備,或企業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只停留在思想教育上,而省略了安全保護裝置的投資,從而導致事故發生;再者,不斷完善工傷事故責任法律條文,提高工作人員合法維權意識,對因不符合安全規范而造成工傷事故的企業加大法律追究和經濟制裁力度。國家政府對安全生產也相當重視,頒發了《安全生產法》,并于今年九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中國國際安全生產論壇”,匯集國際各國政府和技術機構、企業來賓,共同研討安全生產主題。隨著中國工業技術不斷現代化、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不斷提高,相應的法律和技術規范不斷完善,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安全制造也能大大得到深刻重視,成為企業員工和領導所共識,技術上得到保障。
朱磊先生:主要的差距還在于認識上的差距,沒有觀念上的改變,或者說沒有對安全問題會給個人和企業造成嚴重危害的正確認知,就不可能改變目前的落后狀況。當然,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強化安全制造意識,則實現安全制造的理想不會遙遠,比如電梯制造行業安全意識的迅速提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黃之烱先生: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對于安全制造的理念的接受能力還是非產薄弱的。早在90年代中期,我國就已經頒布了相應的安全標準,以生產制造行業中使用最多的機械產品為例,就有GB/T 15706.1-1995等國家標準。但是與歐共體各國相比,我們還沒有把它強制化,法律化。這樣就導致了許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去遵循安全標準,而忽視了安全方面的投入。現今,國內的企業在安全制造上與西方國家的差距是巨大的,這里有很多因素導致,如法制的不健全,勞動力成本低廉等等。但是,隨著我國WTO的加入,國內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日益增強,相信有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會重視安全制造的理念,為員工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環境,最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工業現代化。
MM:涉及工廠安全制造的安全保護系統,涵蓋生產制造的眾多環節,從執行控制層可以一直延伸到企業管理層,在現代先進制造技術的背景之下,理想的安全制造系統似乎不應該只是夢想。請您簡單介紹工廠安全制造整個系統涉及到的安全生產技術、產品研發以及市場現狀及趨勢。
劉有奇先生:工廠制造系統涉及到安全的方面很多。從生產環境到生產設備,從生產管理到人員培訓等許多方面。就生產制造而言,行業的不同,企業規模的不同及生產制造系統的復雜程度的不同,對安全的要求也就有很大的差別。大到一個系統,小到一個元件,均應該符合相應的安全標準,才可能滿足相應的安全保護目的。對于大多數的企業,生產制造系統比較分散、獨立,安全集中體現在具體的設備裝置上,集成了安全設計思想,配置有安全保護產品,以直接保護操作人員的安全。常見的保護硬件配置像:安全開關、安全門鎖、安全地毯、安全光幕等,復雜一些的安全系統再加裝了安全繼電器、安全PLC等控制器,實現設備的安全。一些大中型企業為方便管理,降低成本,建立了生產設備的群控系統,實現生產的網絡化管理,這對生產安全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除了基本的設備安全外,主要體現在網絡管理的安全。信息的安全傳送、儲存成為重點。像現在常見的多種現場總線,對應開發的安全型總線,比如:Profisafe,還有前面提到的安全元件,對應的有總線AS-I等。更大的生產管理系統進一步將生產現場的所有設備實現監控,甚至和辦公室網絡連接起來,實現生產、管理、經營網絡化,這也是今后企業發展的方向。隨著安全技術智能化、網絡化以及網絡開放性的發展,通過以太網、INTERNET實現生產、信息、監控實時管理,可以輕松實現異地監控。目前這個技術已經基本上成熟。
朱磊先生:實現工廠的安全制造是通過很多獨立的安全產品,如安全PLC、安全繼電器、安全光柵等的有效結合而構成的。這些產品目前正在向著小型化、智能化以及系統構成的彈性化方向發展。今后市場歡迎的肯定是具有配置靈活性、使用操作方便的產品。
MM:隨著先進制造技術以及人機工程學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元件、設備與軟件系統本身即被付予了安全保護功能,安全保護甚至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無所不在的生產目標。我們知道貴公司的此領域建樹頗豐,請您簡單介紹貴公司在安全制造領域的產品特點及技術優勢。
劉有奇先生:施邁賽公司在安全產品制造領域有著50多年的歷史,一直以“系統里安全,保護人和機器”為宗旨,為廣大用戶提供各種安全開關、安全繼電器等安全保護產品。應該說在安全保護方面,我們提供的產品范圍最為廣泛,從安全限位開關、安全門開關、門鎖開關、安全地毯、安全急停、拉線、安全繼電器以及安全網絡元件AS-I系列產品,其產品的安全性能都滿足國際標準,并有CE、UL和3C等重要國際認證。隨著市場的發展,我們的產品更多地結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在新產品、新系列的開發制造上,更多地體現人性化,使用壽命更長、更舒適、更藝術,使我們的產品美觀、大方,也更容易融合到整體設備當中。像GFSI系列的腳踏開關,就是結合人體腳部的生理特點而研發的以及BNS-B20系列磁門開關人性化設計等等。在功能上,除了確保可靠性之外,流線型設計、醒目的顏色、環保型材料等等都是我們產品所具備的特點。
朱磊先生:歐姆龍安全產品最主要的特點是覆蓋面廣。歐姆龍不但有安全開關,如限位開關、安全鎖定開關和緊急停止開關等,還有安全光柵以及安全繼電器、帶有緊急停止、雙手保護等功能的安全繼電器單元。
黃之烱先生:Pilz從50年代起,就開始致力于安全產品的研發與制造。Pilz的安全產品主要集中在電氣回路的安全控制領域,如安全繼電器,安全PLC,安全總線系統。此外,為了提供全面的安全解決方案,Pilz也推出了監控繼電器,安全光柵,安全開關,人機界面等其他相關安全產品。數十年的專一開發和創新,使得Pilz的產品種類齊全,質量可靠。從單個繼電器到PLC,再到總線系統,Pilz都有其完善的安全產品種類,適合于任何企業的安全控制需要。
MM:安全制造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社會觀念的關懷,也需要市場經濟的調節與引導。結合您多年的從業經驗,您最想對中國工廠經理人說的是什么?
劉有奇先生:樹立高度的生產事故防范意識,了解當今先進的機器安全保護技術,對所使用的和所生產的設備進行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投資,使設備安全得到保障,從本質上排除事故危險隱患,保障工作崗位的安全性,真正做到關愛生命,安全第一,營造一個安全健康和諧氛圍,使企業安定健康發展。
朱磊先生:我想中國工廠的經理人應該是具有遠見卓識的,他們能看清安全制造是社會發展、企業進步的必由之路。那么,就請你們從現在開始為安全制造的目標努力,歐姆龍愿和大家攜手建設“安全工廠”!
黃之烱先生:很多企業業主通常會問道:“我們應該在安全上投入多少人力和物力呢?”對于這個問題,我首先要說的就是:“安全是一個職責,而不是一個選擇。”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生活環境和質量的不斷提高,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安全的工作環境必將成為現代化制造企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內容。同時,為了減少生產事故的所引起的產品、工具損毀,以及其他的諸如停工停產、法律糾紛等潛在成本的損失,安全制造將會成為今后中國現代化生產制造工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職位說明;
歐姆龍自動化(中國)集團市場統轄部元器件產品市場部高級產品市場工程師朱磊先生
德國皮爾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應用工程師黃之烱先生
施邁賽工業開關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有奇博士
美國邦納工程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市場經理盧蓮波女士
集開放性、智能性與角色多元性于一體的新自動化,其意義在于,對于企業內部而言,不僅惠及本身的制造環節,而且蔭及企業資產管理如設備安全保護、生產質量控制甚至老設備改造等制造的外圍環節。企業資產管理能夠上升到信息化管理的高度,事實上正是制造執行系統與安全制造系統高度集成的結果。
正是隨著自動化與IT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機工程觀念的綿延深入,安全保護日益通過滲入制造過程的各種自動化、智能化環節形成安全系統而加以實現。從數據采集到診斷處理,從硬件感知到軟件關懷,如同無所不在的溫柔眼神與無所不能的愛心手臂,保護著操作者、硬件設備、甚至信息的安全。當手段無所不在,所有的安全隱患才能防之于未然。而防患于未然,實現安全制造,正是實現工業人文理想與經濟效益目標最為切實的途徑。本期探討的主題在于,站在安全制造的背景下,討論曾經影響安全制造的積涸以及新制造技術帶來的新的安全隱患,并在此形勢下探討新的工廠安全解決方案,包括硬件的修為,以及軟件的新生。工廠安全制造幾百年來一直是人類生產的主題,是生存于制造時代永恒的追求。我們永遠不能回避。
MM:作為關注并投身人與設備及生產系統安全保護的專家,據您所知,目前在中國工廠里存在哪些生產系統的安全保護隱患?這些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其破壞性如何評價?
劉有奇先生: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快速發展和工業制造水平不斷提高,工業生產所需的機器設備越來越先進,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這就使得生產工藝和設備變得復雜,因而設備的安全性也變得極為重要,以避免工作人員在操作中發生人機事故,保障人員的生命安全。國內很多企業目前多采用傳統的生產工藝,使用較為簡單的設備。在很多企業里,安全生產大多只停留在思想教育上,使用警示牌或教育標語,強調操作人員按照操作指導書來正確使用設備以及采用簡單的防護技術等。這些對保護保障安全生產固然十分重要,但并未真正排除設備危險隱患,以至人在操作設備時,因操作不當或思想不集中而發生人機事故,造成人員受傷或死亡事故發生。上述安全隱患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一、對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機器安全技術和信息認識不夠了解。機器安全保護技術目前在歐洲市場為常規技術標準,并有相應的國際標準,比如歐盟設備CE標志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求機器必須滿足夠的安全標準,排除人在操作設備時而受到傷害的危險。二、思想上不夠重視。很多企業為了減少費用,安全生產只停留在表面上,對設備的硬件安全裝置不予以投資,或使用與技術標準不符的方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三、許多設備制造商為了降低成本,以價格優勢來銷售產品,在設計和生產設備時省略了安全保護裝置的采用,因而在設備出廠時就不符合安全要求,留下了事故危險隱患。四、國內工傷事故法規還需不斷完善,不斷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監察力度,對不符合安全標準而發生安全事故的企業加大法律和經濟制裁力度。同時,要對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正確使用設備,設備安全技術工作必須由經培訓合格的專業安全技術人員來負責。上述這些原因而導致企業在生產中所使用的設備達到應有的安全保護標準,因而容易發生人機事故,使企業的市場地位和生產受到影響,造成經濟損失。同時,設備安全保護不到位,在市場上產品銷售競爭力受到影響,無法進入國際高端市場,比如歐盟市場。
朱磊先生:工廠的生產活動離不開兩方面的因素:生產設備和從事生產的人。安全保護隱患的存在無非也是由這兩個因素引起的。具體而言,目前許多中國工廠的生產設備上缺乏基本的保護裝置,甚至在一些如沖壓、剪折等高危險設備上亦是如此;從人的方面來說,工廠的管理者不愿負擔提供安全保護所帶來的額外成本,而從事生產的人員也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造成安全隱患的直接原因,我們可以認為是中國目前法規的不健全,相應標準執行不利,比如目前政府并為對如機床等的設備制造行業強制實行安全規范;但究其根本原因,我認為這里有一個中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問題,簡言之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低的社會經濟水平導致相當數量的人不會去過多的考慮生命權的問題。安全隱患的存在,就意味著事故隨時可能發生。事故的發生不但會對生產設備造成損害,破壞生產系統的正常運做,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嚴重的情況下,將會造成生產人員的人生傷害、死亡。企業將不得不花費不必要的精力處理這些事故;同時,事故的頻繁發生將帶來企業形象上的負面影響,這些所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是很難準確估量的。
盧蓮波女士:機器安全保護指的是用來保護操作人員或與危險的機器有接觸的人員所需的必備條件、設備和方法。機器安全保護在任何安全項目中都是關鍵的部分之一,可以使工人、廠商和雇主在不同層次上受益。它降低了工人在操作機器過程中遇到危險而受到傷害的可能性;減少了廠商由于工傷停止操作的時間損失(提高了生產力);最小化了雇主所應承擔的安全方面的責任,同時也體現雇主遵守了相關管理機構的安全標準。目前,操作簡單、減少人身傷害責任的預集成設備已在歐美市場形成需求, 那些已經應用安裝了安全保護產品在他們的設備上的廠商會為這個巨大的市場而感到高興,因為他們能夠控制安全系統的集成。機器安全保護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在國內發展機器安全保護卻一直進展緩慢。機器上應用安裝安全保護傳感器等產品,可以輕松地解決由機器設備的多樣性、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不同、設備維護人員換班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但是國內的機器制造商、生產廠商卻都很少關注這個問題,也很少會在機床安全保護上有所投入。我個人認為制訂相關的機器安全保護標準同時強制執行是啟動機器安全保護的唯一辦法, 才能讓操作工人、廠商和雇主真正體會到安全保護裝置的重要性,最終在不同層次上獲益。
MM:IEC 61508歐洲標準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安全生產標準體系,請您簡單介紹國外安全制造的現狀與未來。
劉有奇先生: 目前在世界工業發達的國家,工作崗位的安全性與健康性要求較高,也有相應的國際標準,普遍都能得到保障,這與工業發達和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歐洲,對機器安全性有著嚴格統一的技術規范,即《機器指令》,規定在歐盟市場所流通和在使用的機器必須按照EN242標準,對機器進行危險程度評估,采用與《機器指令》相等的危險防護技術方案和安全開關電器,獲得CE-標志,真正從硬件上達到設備安全性,排除事故危險可能性,保障人和機器的安全。安全與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緊密相關,涉及各個技術領域,也是社會繁榮穩定、提高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前提,世界各國都對此極為重視,相應的法律和技術法規也越來越嚴格和細致。在各種新的技術領域里,安全理念也是作為一個重要考慮的內容。
朱磊先生:歐洲較早制定了安全方面的標準并加以了實施,目前在確保安全生產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歐洲國家把“無論如何努力,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理念融入了安全制造中,強調了通過必要的安全設計而實現無事故生產。
黃之烱先生:IEC 61508是國際電工委員會所推出的安全標準體系。在歐洲,則主要由歐洲標準委員會(CEN)來制定出相關安全標準。我們可以從歐共體所頒布的新方法指令中,來了解歐盟各國安全制造的現狀。自20世紀50年代初歐洲共同體成立后,為了建立統一的歐洲大市場,保證商品、服務、人員、資金在各個成員國之間的自由流通,在協調、統一各成員的法律的基礎上,頒布了在這方面的相應的指令,并逐步形成了新方法指令。這個新方法指令是一個二級法律,主要是保障人身安全與健康、保障財產安全方面的要求。現今,任何在歐盟所使用的產品,都必須符合歐盟所頒布的相關新方法指令的要求,標有CE認證。如制造行業所使用的機械產品,要符合新方法指令中的機械指令,低壓電氣指令以及EMC指令,以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可見,歐共體各國已經把安全制造和生產納入了強制的法律之中。
盧蓮波女士:安全標準來自于國際、地區和國家的標準體系。使用標準和規則的組合可以應用于不同的場合,這取決于機身安全保護裝置希望達到的安全目標。例如,一個OEM運送設備到不同的國家,需要考慮國際、國家和地區的要求,而一個工廠的老板則更加關心機身安全保護裝置是否符合企業的規范以及當地的需要。涉及機身安全保護裝置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應用標準,涉及將安全設備應用到機器上;二是產品的細節標準,它規定了安全設備應該如何完成任務。盡管標準體系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可能相似,它們通常也會有一些重大的差別。很多標準機構正在向一致的方向努力,一些標準體系已經達成了統一。
MM:請您簡單比較分析中國安全制造與之相比的差距表現在哪些方面。中國實現安全制造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完善?您認為中國實現安全制造的理想還有多遠?
劉有奇先生:機器裝備不符合安全要求,而給人員傷亡事故留下隱患,同時機器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流通也大大地受到了限制,阻礙了企業的發展。相對世界上工業發達國家,中國國內很多工業企業所使用的機器設備相對落后,技術裝備水平也較低。國內目前還沒有類似歐盟的《機器指令》機器安全技術強制性規范,在很多設備里根本沒有安全保護設施,因而給安全留下了極大的隱患;其次,人們對安全要求的思想意識還較薄弱,操作人員由于未按技術要求來操作設備,或企業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只停留在思想教育上,而省略了安全保護裝置的投資,從而導致事故發生;再者,不斷完善工傷事故責任法律條文,提高工作人員合法維權意識,對因不符合安全規范而造成工傷事故的企業加大法律追究和經濟制裁力度。國家政府對安全生產也相當重視,頒發了《安全生產法》,并于今年九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中國國際安全生產論壇”,匯集國際各國政府和技術機構、企業來賓,共同研討安全生產主題。隨著中國工業技術不斷現代化、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不斷提高,相應的法律和技術規范不斷完善,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安全制造也能大大得到深刻重視,成為企業員工和領導所共識,技術上得到保障。
朱磊先生:主要的差距還在于認識上的差距,沒有觀念上的改變,或者說沒有對安全問題會給個人和企業造成嚴重危害的正確認知,就不可能改變目前的落后狀況。當然,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強化安全制造意識,則實現安全制造的理想不會遙遠,比如電梯制造行業安全意識的迅速提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黃之烱先生: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對于安全制造的理念的接受能力還是非產薄弱的。早在90年代中期,我國就已經頒布了相應的安全標準,以生產制造行業中使用最多的機械產品為例,就有GB/T 15706.1-1995等國家標準。但是與歐共體各國相比,我們還沒有把它強制化,法律化。這樣就導致了許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去遵循安全標準,而忽視了安全方面的投入。現今,國內的企業在安全制造上與西方國家的差距是巨大的,這里有很多因素導致,如法制的不健全,勞動力成本低廉等等。但是,隨著我國WTO的加入,國內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日益增強,相信有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會重視安全制造的理念,為員工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環境,最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工業現代化。
MM:涉及工廠安全制造的安全保護系統,涵蓋生產制造的眾多環節,從執行控制層可以一直延伸到企業管理層,在現代先進制造技術的背景之下,理想的安全制造系統似乎不應該只是夢想。請您簡單介紹工廠安全制造整個系統涉及到的安全生產技術、產品研發以及市場現狀及趨勢。
劉有奇先生:工廠制造系統涉及到安全的方面很多。從生產環境到生產設備,從生產管理到人員培訓等許多方面。就生產制造而言,行業的不同,企業規模的不同及生產制造系統的復雜程度的不同,對安全的要求也就有很大的差別。大到一個系統,小到一個元件,均應該符合相應的安全標準,才可能滿足相應的安全保護目的。對于大多數的企業,生產制造系統比較分散、獨立,安全集中體現在具體的設備裝置上,集成了安全設計思想,配置有安全保護產品,以直接保護操作人員的安全。常見的保護硬件配置像:安全開關、安全門鎖、安全地毯、安全光幕等,復雜一些的安全系統再加裝了安全繼電器、安全PLC等控制器,實現設備的安全。一些大中型企業為方便管理,降低成本,建立了生產設備的群控系統,實現生產的網絡化管理,這對生產安全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除了基本的設備安全外,主要體現在網絡管理的安全。信息的安全傳送、儲存成為重點。像現在常見的多種現場總線,對應開發的安全型總線,比如:Profisafe,還有前面提到的安全元件,對應的有總線AS-I等。更大的生產管理系統進一步將生產現場的所有設備實現監控,甚至和辦公室網絡連接起來,實現生產、管理、經營網絡化,這也是今后企業發展的方向。隨著安全技術智能化、網絡化以及網絡開放性的發展,通過以太網、INTERNET實現生產、信息、監控實時管理,可以輕松實現異地監控。目前這個技術已經基本上成熟。
朱磊先生:實現工廠的安全制造是通過很多獨立的安全產品,如安全PLC、安全繼電器、安全光柵等的有效結合而構成的。這些產品目前正在向著小型化、智能化以及系統構成的彈性化方向發展。今后市場歡迎的肯定是具有配置靈活性、使用操作方便的產品。
MM:隨著先進制造技術以及人機工程學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元件、設備與軟件系統本身即被付予了安全保護功能,安全保護甚至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無所不在的生產目標。我們知道貴公司的此領域建樹頗豐,請您簡單介紹貴公司在安全制造領域的產品特點及技術優勢。
劉有奇先生:施邁賽公司在安全產品制造領域有著50多年的歷史,一直以“系統里安全,保護人和機器”為宗旨,為廣大用戶提供各種安全開關、安全繼電器等安全保護產品。應該說在安全保護方面,我們提供的產品范圍最為廣泛,從安全限位開關、安全門開關、門鎖開關、安全地毯、安全急停、拉線、安全繼電器以及安全網絡元件AS-I系列產品,其產品的安全性能都滿足國際標準,并有CE、UL和3C等重要國際認證。隨著市場的發展,我們的產品更多地結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在新產品、新系列的開發制造上,更多地體現人性化,使用壽命更長、更舒適、更藝術,使我們的產品美觀、大方,也更容易融合到整體設備當中。像GFSI系列的腳踏開關,就是結合人體腳部的生理特點而研發的以及BNS-B20系列磁門開關人性化設計等等。在功能上,除了確保可靠性之外,流線型設計、醒目的顏色、環保型材料等等都是我們產品所具備的特點。
朱磊先生:歐姆龍安全產品最主要的特點是覆蓋面廣。歐姆龍不但有安全開關,如限位開關、安全鎖定開關和緊急停止開關等,還有安全光柵以及安全繼電器、帶有緊急停止、雙手保護等功能的安全繼電器單元。
黃之烱先生:Pilz從50年代起,就開始致力于安全產品的研發與制造。Pilz的安全產品主要集中在電氣回路的安全控制領域,如安全繼電器,安全PLC,安全總線系統。此外,為了提供全面的安全解決方案,Pilz也推出了監控繼電器,安全光柵,安全開關,人機界面等其他相關安全產品。數十年的專一開發和創新,使得Pilz的產品種類齊全,質量可靠。從單個繼電器到PLC,再到總線系統,Pilz都有其完善的安全產品種類,適合于任何企業的安全控制需要。
MM:安全制造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社會觀念的關懷,也需要市場經濟的調節與引導。結合您多年的從業經驗,您最想對中國工廠經理人說的是什么?
劉有奇先生:樹立高度的生產事故防范意識,了解當今先進的機器安全保護技術,對所使用的和所生產的設備進行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投資,使設備安全得到保障,從本質上排除事故危險隱患,保障工作崗位的安全性,真正做到關愛生命,安全第一,營造一個安全健康和諧氛圍,使企業安定健康發展。
朱磊先生:我想中國工廠的經理人應該是具有遠見卓識的,他們能看清安全制造是社會發展、企業進步的必由之路。那么,就請你們從現在開始為安全制造的目標努力,歐姆龍愿和大家攜手建設“安全工廠”!
黃之烱先生:很多企業業主通常會問道:“我們應該在安全上投入多少人力和物力呢?”對于這個問題,我首先要說的就是:“安全是一個職責,而不是一個選擇。”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生活環境和質量的不斷提高,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安全的工作環境必將成為現代化制造企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內容。同時,為了減少生產事故的所引起的產品、工具損毀,以及其他的諸如停工停產、法律糾紛等潛在成本的損失,安全制造將會成為今后中國現代化生產制造工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