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我國汽車工業高速增長,對國產輪胎產業也產生了積極的推動。政府在一系列政策及指導意見中,強調輪胎行業要綠色化、高性能、智能化,對于低效落后產能進行優化整合,進一步做強中國輪胎業。
8月1日,武漢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創新發展未來產業的情況。武漢市經信局負責人介紹,武漢將面向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等六大方向13個細分領域,武漢將力爭到2027年,未來產業營業收入規模突破千億元,打造5個以上、力爭10個以上100億級未來產業集群。
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正步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期。預測數據顯示,至2027年,全球人型機器人的出貨量將突破萬臺大關,而到了2030年,這一數字將躍升至驚人的38,000臺,標志著該市場在短短數年間實現了質的飛躍。
7月24日,全球知名的電子制造服務巨頭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對外發布了一則重大投資公告,富士康將在鄭州投資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承載新事業總部功能。這一戰略舉措不僅彰顯了富士康對中國市場持續深化的承諾與信心,也預示著該集團業務版圖的新一輪擴張與升級。
4月30日,全球最大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在山東并網發電,這是國內新型儲能技術應用的一個里程碑,將提高國內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小鵬與理想同樣進展迅速,小鵬汽車的自研智駕芯片也已送去流片,預計8月份回片;而理想汽車的智駕芯片項目代號為“舒馬赫”,預計同樣將在今年內完成流片。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生產快速增長,出口回升趨穩,效益穩定增長,投資保持高速,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據科技日報報道稱,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官網最新報告,該校設計了一種極紫外(EUV)光刻技術,超越了半導體制造業的標準界限。基于此設計的光刻設備可采用更小的EUV光源,其功耗還不到傳統EUV光刻機的十分之一,從而降低成本并大幅提高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中國儲能電芯市場近年來經歷了爆發式增長,2022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到了122GWh,同比增長177%。預計到2026年,出貨量將進一步增長至1066GWh,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2%。
通過利用實時數據和高級分析,預測性維護使企業能夠預測和預防設備故障,從而顯著降低成本、減少員工流失、減少工傷,并提高整體效率。
瑞能半導體在2024慕尼黑上海電子展(Electronica China 2024)以“高效節能,奔赴零碳”為主題,通過多樣化形式展示其碳化硅,可控硅,二極管, IGBT 以及硅MOS在工業、可再生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創新成果。
2024年上半年,光伏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市場供需失衡、貿易環境惡化,技術迭代壓力、政策變動等多重挑戰接踵而至,16余家光伏企業在上半年交出了“業績預虧”的答卷,總虧損額超200億元。
上海是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重鎮,占全國產業比重的22.4%。2023年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市場規模下降8.2%的情況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卻實現逆勢增長,銷售規模增長2.3%,其中,上海增長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