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 使用NI LabVIEW與NI CompactRIO 進行哥斯達黎加境內的雨林環境監控
作者:
Dr. William Kaiser -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CLA
Dr. Philip Rundel -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UCLA
行業:
生命科學, 大學/教育, 科研
產品:
CompactRIO, LabVIEW, Compact FieldPoint控制器
挑戰:
使用同一平臺支持多種環境參數的無線測量,并達到機器人控制、遠端設定,與網絡資料分享的功能。 進一步使用該系統了解雨林的微氣候(Microclimate)特性,以及雨林地面與大氣之間的碳通量變化。
解決方案:
通過NI LabVIEW 軟件與NI CompactRIO 平臺,我們開發了無線傳感系統,可搜集多種環境測量資料、遠端設定功能、便于未來擴充設備,并讓研究者通過網絡于全世界的進行測量。
"在過去,必須使用不同制造商的多種資料記錄器,才能夠進行所有測量作業。⋯CompactRIO可以通過單一平臺滿足現有測量需要,其靈活性又允許在需求變化時增加新的測量模塊。"
地球大氣層吸收了將近70%的太陽能量。 當地球表面以輻射熱能的方式釋放此能量,大氣層接著吸收并循環大部分的熱能,以維持地球的溫度。 此過程即為溫室效應。 在近幾年來,如二氧化碳(CO2)、甲烷,與一氧化二碳易于吸收輻射熱能的氣體排放量不斷提升,溫室效應亦愈行劇烈。
在哥斯達黎加雨林中進行碳通量(Carbon Flux)研究
為了進一步了解溫室氣體對環境的沖擊,研究者通過對哥斯達黎加雨林的La Selva 生態站進行相關研究,來測量CO2的變化(亦即碳通量),并了解大氣與雨林地之間的物質關系。 觀測范圍為3900 平方公尺的熱帶雨林區。 熱帶雨林可吸收的CO2量遠高于其他生態系統,也因此影響當地與全球的氣候。然而,由于雨林生態可分為多重結構層,因此其中的碳通量亦極為復雜。
CENS 使用NI 技術開發環境測量系統
布置在哥斯達黎加的環境測量平臺,是以LabVIEW 軟件與CompactRIO 硬件為架構的網絡化信息機械系統(Networkedinfomechanical system,簡稱NIMS),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嵌入式網絡傳感中心(Center for EmbeddedNetworked Sensing,簡稱CENS)成功開發。 CENS針對重要的科學應用,專責開發嵌入式的網絡傳感系統。 CENS 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科學與技術中心所主導,跨學科、多機構的研究中心。
為了提升測量精確度,并了解不均勻碳通量的影響,我們開發了便攜式的懸掛無線機器人傳感系統,可測量碳和其他物質在大氣與地面之間的轉移狀態。 碳通量的測量作業必須搭配多種必要測量,包含溫度、CO2、濕度、精確的3D 風移動量、熱通量(Heatflux)、太陽輻射,以及光合作用有效能量(PAR)。 在過去,必須使用不同制造商的多種資料記錄器,才能夠進行所有測量作業。CENS選擇了模塊化的CompactRIO,以支持多種測量和傳感器。CompactRIO 可以通過單一平臺滿足現有測量需要,其靈活性又允許在需求變化時增加新的測量模塊。
無線傳感器的布署
在La Selva 生態站的第一階段現場測試中,將依序暫時布署3 組NIMS環境監控系統。CompactRIO系統將配合使用多種儀器,包含基礎氣象測量工具、音波風速計(Sonic anemometer)、紅外線傳感器,輻射計(Radiometer),獲取碳通量所需的所有環境資料。無線傳感器系統以點狀方式分布于雨林地面,通過懸掛式機器人穿梭機,建構可進行3D 測量的環境監控系統。
在初始的測試布署作業中,我們將雨林植披的范圍依高度橫切為3 個部分,并分別架設電纜線以構建可移動的無線傳感平臺。在布署期間,每個高度區間的穿梭機將以1 公尺為間隔,分別停留30秒,讓傳感器進行必要的測量作業。 每個高度區間完成一次循環均需要30 分鐘,并以24 小時連續執行。
以LabVIEW 為架構的系統優勢
系統以NI CompactRIO 做為中心測量單位,NI CompactFieldPoint 則用于分散式無線測量作業。NI 無線存取點WirelessAccess Point(WAP-3701)則用于傳輸分散式傳感器、觀測塔,與植披地面之間的資料。
LabVIEW 用于連接分布式無線測量平臺。 通過LabVIEW,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的資料格式支持當地的研究者,讓他們進行后分析(Post-analysis)作業。 由于LabVIEW 的靈活性,我們可以設定測量類型、選擇所需通道,甚至從連接系統的筆記型電腦進行調整作業。
LabVIEW也具有實時嵌入式處理的高級分析工具,可讓遠端研究者執行當地的質量通量(Mass flux)分析與后處理作業。 此外,LabVIEW還提供HMI,讓使用者可看到即時測量作業。 在開發出此實時分析系統之前,研究者必須親至現場,耗費極長的時間搜集大量資料,并將數據帶回實驗室才能進行資料分析。
此外,我們并可通過網絡傳輸遠端資料,發送至未親臨現場的研究者與學生。 通過網絡瀏覽器與LabVIEW的網絡功能,研究者將可存取并下載即時或備份資料,以用于自己的分析作業。通過此研究,科學家可進一步了解碳吸收作用對雨林的沖擊,并計算出雨林所能吸收的碳最大值,找出地球所能處理的最佳碳含量。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