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位,來自德國的勞易測布局中國傳感器市場
光電傳感器廣泛應用于各類機械設備、汽車生產、電子制造、物流倉儲、造紙等行業中,充當著自動化應用中的“感覺器官”。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其市場逐漸面向全球,制造業面臨更智能、更精密、更快速、更安全的產業升級,這種升級就意味著更多、更先進的傳感器將被采用。因此,國際上許多知名的傳感器供應商都先后進入了中國市場,并已成為國內傳感器市場中的主流供應商。
來自德國的Leuze(勞易測,原名樂易)進入中國的“動作”不算快,但其市場“動作”卻似乎最快——2006年6月,原“樂易”正式更名為“勞易測”,其中國總部“勞易測電子貿易(深圳)有限公司”成立,同時,原上海和北京辦事處相繼升級為分公司。一年之內,勞易測完成了其它公司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戰略布局。顯然,作為后來者,勞易測在“追趕”,只不過,其起點更高,目標更遠。
在2006年漢諾威亞洲自動化展覽會上,勞易測中國總經理郝明思(Matthias Hoehl)先生接受了中國工控網(www.gongkong.com)的專訪,這位誓言要學會“中國話”的德國人表示:Leuze的目標是在5年內成為中國光電傳感器市場中的TOP 5。
記者:對中國的許多用戶而言,勞易測是個比較新的品牌,請簡單介紹一下勞易測公司及其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
郝明思:勞易測在德國成立于1963年,目前在全球已擁有超過20家的分公司,年營業額達到了3億歐元。40多年以來,勞易測始終致力于開發光電傳感器、自動識別系統、工業視覺系統、數據傳輸系統以及應用于安全防護和工業自動化領域中的光電類產品。
在歐洲市場中,勞易測是位居前列的光電傳感器供應商,其產品應用廣泛,擁有眾多國際知名客戶。在汽車行業,勞易測的客戶包括寶馬、奔馳等;在造紙及其相關行業,勞易測的客戶有海德堡;在包裝行業,勞易測的客戶有克朗斯;在物流倉儲行業,勞易測的客戶有德馬泰克,等等。
勞易測進入中國市場是在三年以前,2003年,成立了當時的樂易代表處。經過三年的市場研究和市場銷售,勞易測看到了中國制造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市場機會,在物體檢測、自動識別、安全防護等方面需求強勁,同時勞易測在市場推廣、技術支持和服務能力等方面,也積累了一定基礎。因此,2006年,勞易測在中國市場進行了快速的戰略布局,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中國市場,這充分說明了勞易測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記者:如此快速地本土化,除了看好中國市場之外,是否還有其它的促進因素?勞易測為本土化做了哪些準備?
郝明思:雖然勞易測進入中國才3年時間,但其產品銷售在中國市場增長迅速,這種快速的增長以及發展潛力,是德國總部決定在中國設立100%全資公司的直接動力。成立本土化的公司,可以讓我們更貼近用戶,為本土用戶提供更適合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還可以組建以本土人力資源為基礎的更為強大的團隊,為打造成功的本土企業做準備。我們的理念是,立足于用戶需求,伴隨中國不斷提高的自動化水平,與我們的用戶共同成長,最終成為德國投資的真正中國公司。當然,在勞易測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就有許多勞易測的國際用戶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明朗,中國的制造業不但面向國內市場,也在面向國際市場。同樣道理,許多國際化公司除了面向中國市場之外,也不斷增加在中國的采購。因此,服務于在中國的國際公司,也是勞易測中國總部的職責。
隨著勞易測中國業務的增長,以及中國戰略的確定,原來的代表處局限性較大,已經無法滿足這種發展需求,比如在財務、物流等方面,成了制約發展的因素。因此,為了服務于國內國際用戶,勞易測在深圳成立了貿易公司,同時升級原來的上海、北京辦事處為分公司。為適應這種發展,勞易測在人力、財力和物流等方面,都作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已經在深圳擁有安全庫存,設立了物流中心,貨期縮短為3-4個星期,同時,還將設立商務中心、市場中心、技術支持與服務中心等。此外,在人力資源方面,我們已經吸引了眾多具有多年工控背景的專業人才,他們都來自許多知名的自動化企業,是一支優秀的團隊。綜合以上這些功能和準備,可以看出勞易測對中國市場的決心。
記者:貴司的產品分為光電檢測、自動識別、安全防護三大類。目前在中國市場上這幾類產品也有不少的廠商在供應,您認為您們的產品競爭力在哪里呢?
郝明思:在中國市場,勞易測提供物體檢測、自動識別和安全防護三大類產品。物體檢測產品主要包括對射光電傳感器、反射板式光電傳感器、漫反射式光電傳感器、激光測距傳感器、光纖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圓柱形傳感器、槽形傳感器和色標傳感器等;自動識別產品包括一維條形碼/二維碼閱讀器(激光/CCD)、RFID可讀寫系統、光學數據傳輸系統、條碼定位系統、激光長距離測量系統、機器視覺檢測系統等;安全防護類的產品包括二級/四級安全光幕(人體防護)、二級/四級安全光柵(防侵入)、二級/四級安全光電開關、激光區域掃描儀(區域防護)、安全繼電器/安全接口模塊、測量光幕等等。
在這些產品中,依托勞易測科學的R&D(研究與發展)體系,我們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不斷推陳出新,擁有許多獨樹一幟的先進技術和產品:
條碼曲線定位
如勞易測的BPS條碼定位系統,屬于全球專利產品,用于響應汽車制造、物流行業實現設備的曲線定位和速度控制,測量長度達到1萬米,全程測量精度可達1mm。勞易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提供此款產品的公司。
勞易測的激光測距傳感器AMS200,開創了物流行業的新標尺,其功能和性能屬于業內獨一無二,不但能提供40/120/200的絕對值測量,200米量程達到3mm的精度,而且可自由校準激光點的基座。最特別之處是AMS200產品具有速度控制功能, 這是在激光測距傳感器中獨一無二。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通訊需求,還提供PROFIBUS/SSI的雙接口。
勞易測還是世界上數家能提供全系列貼標設備用傳感器的廠家,借助這些產品能實現產品探測、標簽探測、標簽卷直徑控制和自動識別功能。勞易測有30年的貼標傳感器生產經驗,能提供不同介質的標簽檢測產品,如紙質標簽、透明標簽和燙金標簽等。
此外,在工業安全領域,勞易測能提供的許多產品,也都是首屈一指。
安全產品
記者:對比歐洲和中國市場,在您看來這兩個市場有何不同?尤其在工業安全方面,我個人特別想了解您的看法。
郝明思:就自動化技術而言,全球都是一樣的,我們提供的產品也都差不多。由于工業發展有先后,不同市場的自動化水平可能有一定差距。在勞易測面臨的國際市場中,比如歐洲,由于自動化應用水平較高,它們相應地要求也就很高,比如激光測距的精度需要達到0.3mm,而在中國市場中,可能目前還不需要達到這么高的精度。當然,隨著中國自動化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我相信,未來數年內,中國的自動化水平會達到和歐洲一樣的高度,中歐市場也就幾乎不會有什么差別了。
此外的一個差別是,中國市場對價格比較敏感,幾乎是一個價格主導的市場,這是許多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廠商始料未及的,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
在工業安全方面,中歐市場的差別比較明顯。這不僅僅體現在技術和產品方面,更重要的是安全標準、安全理念乃至立法方面。在歐美等國家,相關的企業需要接受定期的檢查和監督,如果生產安全系統存在問題,企業不但要支付巨額的罰金,甚至連保險公司都可能置之不理。當然,我們現在也看到,中國政府對安全生產給予了高度重視,許多工作都在逐步完善中,我相信工業安全市場在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
記者:您將怎樣帶領勞易測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勞易測對中國市場有怎樣的發展期望?
郝明思:對我個人而言,我擁有在亞洲工作的十多年經驗,其中在中國就有六年時間,可以說我對中國市場已經有相當的理解,甚至可以說,由于私人原因,我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感情。
首先,基于勞易測的眾多產品和先進理念,我們將結合中國的文化,逐步組建一個強大的團隊,讓我們的員工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成就事業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勞易測在中國的成功。
其次,我們將伴隨中國的用戶一起成長,讓勞易測先進的技術、產品成為中國用戶的一個選擇,即便用戶可能暫時不購買我們的產品,數年之后,我們相信,勞易測帶給中國用戶的不僅僅是產品,更是一種成功的理念。中國已經是一個越來越國際化的市場,不出五年,上海將是亞洲最國際化的城市。在這樣一個逐漸國際化的市場中,勞易測一定會和在歐洲市場一樣取得成功。
我們的目標是,讓勞易測成為一個為中國用戶著想的公司,在五年內,勞易測將努力成為中國離散傳感器市場中的TOP 5!
來自德國的Leuze(勞易測,原名樂易)進入中國的“動作”不算快,但其市場“動作”卻似乎最快——2006年6月,原“樂易”正式更名為“勞易測”,其中國總部“勞易測電子貿易(深圳)有限公司”成立,同時,原上海和北京辦事處相繼升級為分公司。一年之內,勞易測完成了其它公司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戰略布局。顯然,作為后來者,勞易測在“追趕”,只不過,其起點更高,目標更遠。
在2006年漢諾威亞洲自動化展覽會上,勞易測中國總經理郝明思(Matthias Hoehl)先生接受了中國工控網(www.gongkong.com)的專訪,這位誓言要學會“中國話”的德國人表示:Leuze的目標是在5年內成為中國光電傳感器市場中的TOP 5。
記者:對中國的許多用戶而言,勞易測是個比較新的品牌,請簡單介紹一下勞易測公司及其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
郝明思:勞易測在德國成立于1963年,目前在全球已擁有超過20家的分公司,年營業額達到了3億歐元。40多年以來,勞易測始終致力于開發光電傳感器、自動識別系統、工業視覺系統、數據傳輸系統以及應用于安全防護和工業自動化領域中的光電類產品。
在歐洲市場中,勞易測是位居前列的光電傳感器供應商,其產品應用廣泛,擁有眾多國際知名客戶。在汽車行業,勞易測的客戶包括寶馬、奔馳等;在造紙及其相關行業,勞易測的客戶有海德堡;在包裝行業,勞易測的客戶有克朗斯;在物流倉儲行業,勞易測的客戶有德馬泰克,等等。
勞易測進入中國市場是在三年以前,2003年,成立了當時的樂易代表處。經過三年的市場研究和市場銷售,勞易測看到了中國制造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市場機會,在物體檢測、自動識別、安全防護等方面需求強勁,同時勞易測在市場推廣、技術支持和服務能力等方面,也積累了一定基礎。因此,2006年,勞易測在中國市場進行了快速的戰略布局,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中國市場,這充分說明了勞易測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記者:如此快速地本土化,除了看好中國市場之外,是否還有其它的促進因素?勞易測為本土化做了哪些準備?
郝明思:雖然勞易測進入中國才3年時間,但其產品銷售在中國市場增長迅速,這種快速的增長以及發展潛力,是德國總部決定在中國設立100%全資公司的直接動力。成立本土化的公司,可以讓我們更貼近用戶,為本土用戶提供更適合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還可以組建以本土人力資源為基礎的更為強大的團隊,為打造成功的本土企業做準備。我們的理念是,立足于用戶需求,伴隨中國不斷提高的自動化水平,與我們的用戶共同成長,最終成為德國投資的真正中國公司。當然,在勞易測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就有許多勞易測的國際用戶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明朗,中國的制造業不但面向國內市場,也在面向國際市場。同樣道理,許多國際化公司除了面向中國市場之外,也不斷增加在中國的采購。因此,服務于在中國的國際公司,也是勞易測中國總部的職責。
隨著勞易測中國業務的增長,以及中國戰略的確定,原來的代表處局限性較大,已經無法滿足這種發展需求,比如在財務、物流等方面,成了制約發展的因素。因此,為了服務于國內國際用戶,勞易測在深圳成立了貿易公司,同時升級原來的上海、北京辦事處為分公司。為適應這種發展,勞易測在人力、財力和物流等方面,都作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已經在深圳擁有安全庫存,設立了物流中心,貨期縮短為3-4個星期,同時,還將設立商務中心、市場中心、技術支持與服務中心等。此外,在人力資源方面,我們已經吸引了眾多具有多年工控背景的專業人才,他們都來自許多知名的自動化企業,是一支優秀的團隊。綜合以上這些功能和準備,可以看出勞易測對中國市場的決心。
記者:貴司的產品分為光電檢測、自動識別、安全防護三大類。目前在中國市場上這幾類產品也有不少的廠商在供應,您認為您們的產品競爭力在哪里呢?
郝明思:在中國市場,勞易測提供物體檢測、自動識別和安全防護三大類產品。物體檢測產品主要包括對射光電傳感器、反射板式光電傳感器、漫反射式光電傳感器、激光測距傳感器、光纖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圓柱形傳感器、槽形傳感器和色標傳感器等;自動識別產品包括一維條形碼/二維碼閱讀器(激光/CCD)、RFID可讀寫系統、光學數據傳輸系統、條碼定位系統、激光長距離測量系統、機器視覺檢測系統等;安全防護類的產品包括二級/四級安全光幕(人體防護)、二級/四級安全光柵(防侵入)、二級/四級安全光電開關、激光區域掃描儀(區域防護)、安全繼電器/安全接口模塊、測量光幕等等。
在這些產品中,依托勞易測科學的R&D(研究與發展)體系,我們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不斷推陳出新,擁有許多獨樹一幟的先進技術和產品:
條碼曲線定位
如勞易測的BPS條碼定位系統,屬于全球專利產品,用于響應汽車制造、物流行業實現設備的曲線定位和速度控制,測量長度達到1萬米,全程測量精度可達1mm。勞易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提供此款產品的公司。
勞易測的激光測距傳感器AMS200,開創了物流行業的新標尺,其功能和性能屬于業內獨一無二,不但能提供40/120/200的絕對值測量,200米量程達到3mm的精度,而且可自由校準激光點的基座。最特別之處是AMS200產品具有速度控制功能, 這是在激光測距傳感器中獨一無二。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通訊需求,還提供PROFIBUS/SSI的雙接口。
勞易測還是世界上數家能提供全系列貼標設備用傳感器的廠家,借助這些產品能實現產品探測、標簽探測、標簽卷直徑控制和自動識別功能。勞易測有30年的貼標傳感器生產經驗,能提供不同介質的標簽檢測產品,如紙質標簽、透明標簽和燙金標簽等。
此外,在工業安全領域,勞易測能提供的許多產品,也都是首屈一指。
安全產品
記者:對比歐洲和中國市場,在您看來這兩個市場有何不同?尤其在工業安全方面,我個人特別想了解您的看法。
郝明思:就自動化技術而言,全球都是一樣的,我們提供的產品也都差不多。由于工業發展有先后,不同市場的自動化水平可能有一定差距。在勞易測面臨的國際市場中,比如歐洲,由于自動化應用水平較高,它們相應地要求也就很高,比如激光測距的精度需要達到0.3mm,而在中國市場中,可能目前還不需要達到這么高的精度。當然,隨著中國自動化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我相信,未來數年內,中國的自動化水平會達到和歐洲一樣的高度,中歐市場也就幾乎不會有什么差別了。
此外的一個差別是,中國市場對價格比較敏感,幾乎是一個價格主導的市場,這是許多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廠商始料未及的,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
在工業安全方面,中歐市場的差別比較明顯。這不僅僅體現在技術和產品方面,更重要的是安全標準、安全理念乃至立法方面。在歐美等國家,相關的企業需要接受定期的檢查和監督,如果生產安全系統存在問題,企業不但要支付巨額的罰金,甚至連保險公司都可能置之不理。當然,我們現在也看到,中國政府對安全生產給予了高度重視,許多工作都在逐步完善中,我相信工業安全市場在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
記者:您將怎樣帶領勞易測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勞易測對中國市場有怎樣的發展期望?
郝明思:對我個人而言,我擁有在亞洲工作的十多年經驗,其中在中國就有六年時間,可以說我對中國市場已經有相當的理解,甚至可以說,由于私人原因,我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感情。
首先,基于勞易測的眾多產品和先進理念,我們將結合中國的文化,逐步組建一個強大的團隊,讓我們的員工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成就事業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勞易測在中國的成功。
其次,我們將伴隨中國的用戶一起成長,讓勞易測先進的技術、產品成為中國用戶的一個選擇,即便用戶可能暫時不購買我們的產品,數年之后,我們相信,勞易測帶給中國用戶的不僅僅是產品,更是一種成功的理念。中國已經是一個越來越國際化的市場,不出五年,上海將是亞洲最國際化的城市。在這樣一個逐漸國際化的市場中,勞易測一定會和在歐洲市場一樣取得成功。
我們的目標是,讓勞易測成為一個為中國用戶著想的公司,在五年內,勞易測將努力成為中國離散傳感器市場中的TOP 5!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