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導入WebAccess,提升解決方案整合能力
IPC應用廣泛,跨越工業和商業多個范疇,這個優勢為其帶來廣泛客戶群體的同時,也決定了其在工業領域與傳統控制器和控制系統競爭間的弱勢。盡管硬件的工業耐受性、響應速度等技術指標在逐漸改善,但是IPC廠商的基礎源于商用PC技術,其對工業的理解和浸淫無法與傳統工業控制巨頭動輒數十年、近百年的歷史相較量,所以其工業專屬性無法在短期內改善,這幾乎成為IPC在工業應用中深度滲透的瓶頸。也正是如此,能否耐心的對工業用戶進行細分,投入資源以積累對工業用戶的理解,成為了IPC廠商在工業領域長期增長力的一個判斷標識。
近年來,研華的策略頗為引人注目,針對PC-BASED技術應用的廣泛性,研華創造性地推出了ePlatform品牌,將傳統IPC的產品概念延伸至平臺概念,工控機拓展成為產業電腦,而面向工業自動化應用的市場,研華細分出eAutomation品牌。作為IPC的領軍企業,研華的這些策略無疑會左影響整個IPC產業的發展走向。
最近,研華將戰略投資的美國柏元網控之WebAccess產品正式導入旗下,成為了其在工業自動化領域舉措的一個階段標志。為此,記者采訪了研華eAutomation事業群的總經理張軍海先生。
記者:研華導入WebAccess的消息剛剛對業界發布,您能否闡述一下這個舉措的始末以及研華做此決策的考量?
張軍海先生:研華有很多的戰略布局,柏元網控就是其中之一。研華對這家公司的投資可以追溯到五六年以前,可以說是研華在軟件領域重要的一個伏筆。
業界的朋友都知道,研華是專注的工業自動化硬件產品提供商,而在軟件這個領域是我們多年來的弱項,從公司長期戰略布局考慮,為促進業務長足有力的發展,我們考慮引入WebAccess這個產品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研華的市場定位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成功的解決了硬件和軟件上脫節的問題。而且,也為研華工業自動化進行行業深耕奠定了穩定的基礎。
但事實上研華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有非常大的戰略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是離不開軟件的。真正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話必須要發展自己的一個軟件品牌。因此,將美國柏元網控之WebAccess產品正式納入到研華旗下就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一個決策。
記者:目前合作已經到了什么樣的進程?產品、品牌以及人力資源的整合如何?
張軍海先生:柏元網控和研華的淵源大家已經清楚。這些年柏元網控與研華一直保持著非常緊密的,從戰略到戰術層面的合作。所以這次并購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平滑的過渡。到現在可以說整合已經告一段落。柏元網控在中國的主力團隊已經并入研華,并劃歸在SCADA軟件部門之下。
軟件核心的改進仍然由柏元網控美國的團隊負責,將軟件整合至研華產品線內將由研華北京軟件部完成。此外,WebAccess研發團隊會由美國向中國進行轉移,以降低成本并更好的適應中國市場。目前已經修改了許多驅動,在07年初,會發布一個新的版本。
在中國市場上,研華會推出Advantech WebAccess這個產品子品牌。
記者:現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硬件廠商大多已經有或者通過并購擁有了軟件業務,您認為這些舉動存在著哪些共性?
張軍海先生:確實存在共同點,譬如Siemens的Wincc,Rockwell的RSView,包括Schneider最近收購了Citect。這些都是軟硬件相結合的典型。在這個領域大家的考慮可能都是一樣的。現在是應用的時代,尤其是現在網絡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多的應用機會。而這些應用的核心技術是軟件,當然硬件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沒有軟件就像沒有靈魂一樣。只有軟件才能與現在的網絡真正的結合起來。也只有如此硬件和軟件的一體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我們可以把一個完整的產品設計理念從系統的角度上來考慮。最終軟件廠家都會走向和硬件廠家整合,畢竟在市場上唱主角的還是硬件廠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軟件廠商并購了硬件廠商,因為硬件廠商都太大,它的投入、資金規模、運作、成熟度都比軟件廠商要強。這就必然造成這樣一個硬件廠商并購軟件廠商的局面。在我看來軟件廠商和硬件廠商的結合是必然的,并購無疑是最直接徹底的辦法。
研華導入柏元網控WebAccess也是同樣的考慮。WebAccess在軟件市場有非常多的先進應用。譬如在樓宇領域,有單個系統超過12萬IO的應用案例。WebAccess在軟件方面的穩定性和先進性以及已經形成的市場影響力都是研華選擇其作為并購對象而沒有選擇其他企業的原因。
記者:近年研華加強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的戰略愈發清晰,您對此持何種看法和期望?
張軍海先生:在過去幾年,研華在結構上有過許多調整,最大的一個舉措就是將公司劃分為兩大技術集團,ePlatform和eAutomation。由于技術的不同、生產要求的不同、應用環境的不同,所以有兩個這樣的劃分。ePlatform側重于標準平臺和嵌入式平臺的制造,基地在上海。eAutomation專注于PAC、HMI、自動化軟件等領域,基地在北京。對前者而言,可以說研華已經是領導者;但對于后者,市場以Siemens、Rockwell、Mitsubishi、ABB等廠商為先。研華雖然在臺灣廠商中,對自動化市場的突破較為領先,但相比這些傳統自動化廠商而言,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
因此,針對這個市場,研華為長期發展配置了充分的資源。
在行業上確定了6個目標產業:樓宇自控、設備自動化、智能交通、運動控制、工廠自動化、測量測試。
在產品上,導入WebAccess之后,軟件和硬件平臺已經逐漸完整,研華可以為客戶更好地提供解決方案而不是部件產品。
在品牌上,會把ePlatform和eAutomation作為兩個主要的研華旗下的子品牌來推廣,并把大陸向“第二總部”的目標進行營建。
希望在3-5年內,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研華和他的eAutomation Group能夠排入到中國市場的前五位。
近年來,研華的策略頗為引人注目,針對PC-BASED技術應用的廣泛性,研華創造性地推出了ePlatform品牌,將傳統IPC的產品概念延伸至平臺概念,工控機拓展成為產業電腦,而面向工業自動化應用的市場,研華細分出eAutomation品牌。作為IPC的領軍企業,研華的這些策略無疑會左影響整個IPC產業的發展走向。
最近,研華將戰略投資的美國柏元網控之WebAccess產品正式導入旗下,成為了其在工業自動化領域舉措的一個階段標志。為此,記者采訪了研華eAutomation事業群的總經理張軍海先生。
記者:研華導入WebAccess的消息剛剛對業界發布,您能否闡述一下這個舉措的始末以及研華做此決策的考量?
張軍海先生:研華有很多的戰略布局,柏元網控就是其中之一。研華對這家公司的投資可以追溯到五六年以前,可以說是研華在軟件領域重要的一個伏筆。
業界的朋友都知道,研華是專注的工業自動化硬件產品提供商,而在軟件這個領域是我們多年來的弱項,從公司長期戰略布局考慮,為促進業務長足有力的發展,我們考慮引入WebAccess這個產品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研華的市場定位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成功的解決了硬件和軟件上脫節的問題。而且,也為研華工業自動化進行行業深耕奠定了穩定的基礎。
但事實上研華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有非常大的戰略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是離不開軟件的。真正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話必須要發展自己的一個軟件品牌。因此,將美國柏元網控之WebAccess產品正式納入到研華旗下就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一個決策。
記者:目前合作已經到了什么樣的進程?產品、品牌以及人力資源的整合如何?
張軍海先生:柏元網控和研華的淵源大家已經清楚。這些年柏元網控與研華一直保持著非常緊密的,從戰略到戰術層面的合作。所以這次并購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平滑的過渡。到現在可以說整合已經告一段落。柏元網控在中國的主力團隊已經并入研華,并劃歸在SCADA軟件部門之下。
軟件核心的改進仍然由柏元網控美國的團隊負責,將軟件整合至研華產品線內將由研華北京軟件部完成。此外,WebAccess研發團隊會由美國向中國進行轉移,以降低成本并更好的適應中國市場。目前已經修改了許多驅動,在07年初,會發布一個新的版本。
在中國市場上,研華會推出Advantech WebAccess這個產品子品牌。
記者:現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硬件廠商大多已經有或者通過并購擁有了軟件業務,您認為這些舉動存在著哪些共性?
張軍海先生:確實存在共同點,譬如Siemens的Wincc,Rockwell的RSView,包括Schneider最近收購了Citect。這些都是軟硬件相結合的典型。在這個領域大家的考慮可能都是一樣的。現在是應用的時代,尤其是現在網絡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多的應用機會。而這些應用的核心技術是軟件,當然硬件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沒有軟件就像沒有靈魂一樣。只有軟件才能與現在的網絡真正的結合起來。也只有如此硬件和軟件的一體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我們可以把一個完整的產品設計理念從系統的角度上來考慮。最終軟件廠家都會走向和硬件廠家整合,畢竟在市場上唱主角的還是硬件廠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軟件廠商并購了硬件廠商,因為硬件廠商都太大,它的投入、資金規模、運作、成熟度都比軟件廠商要強。這就必然造成這樣一個硬件廠商并購軟件廠商的局面。在我看來軟件廠商和硬件廠商的結合是必然的,并購無疑是最直接徹底的辦法。
研華導入柏元網控WebAccess也是同樣的考慮。WebAccess在軟件市場有非常多的先進應用。譬如在樓宇領域,有單個系統超過12萬IO的應用案例。WebAccess在軟件方面的穩定性和先進性以及已經形成的市場影響力都是研華選擇其作為并購對象而沒有選擇其他企業的原因。
記者:近年研華加強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的戰略愈發清晰,您對此持何種看法和期望?
張軍海先生:在過去幾年,研華在結構上有過許多調整,最大的一個舉措就是將公司劃分為兩大技術集團,ePlatform和eAutomation。由于技術的不同、生產要求的不同、應用環境的不同,所以有兩個這樣的劃分。ePlatform側重于標準平臺和嵌入式平臺的制造,基地在上海。eAutomation專注于PAC、HMI、自動化軟件等領域,基地在北京。對前者而言,可以說研華已經是領導者;但對于后者,市場以Siemens、Rockwell、Mitsubishi、ABB等廠商為先。研華雖然在臺灣廠商中,對自動化市場的突破較為領先,但相比這些傳統自動化廠商而言,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
因此,針對這個市場,研華為長期發展配置了充分的資源。
在行業上確定了6個目標產業:樓宇自控、設備自動化、智能交通、運動控制、工廠自動化、測量測試。
在產品上,導入WebAccess之后,軟件和硬件平臺已經逐漸完整,研華可以為客戶更好地提供解決方案而不是部件產品。
在品牌上,會把ePlatform和eAutomation作為兩個主要的研華旗下的子品牌來推廣,并把大陸向“第二總部”的目標進行營建。
希望在3-5年內,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研華和他的eAutomation Group能夠排入到中國市場的前五位。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